博尔国防科普基地2024年度科普绩效自评与建议报告
一、工作情况
1.1 科普工作组织管理情况
1.1.1 领导分管科普工作的明确性
在2023年中,由王赫接受科普工作的领导任务,带领科普团队以新的模式进行科普教育工作,全年开放240天,服务人次33000人,超去年13%。并建立相应完善的制度,定期的培训科普人员,有效的提升了科普工作的专业性和系统性。
1.1.2 科普工作专门部门的设立与职能
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博尔国防科普基地在本年度重新设立科普部和运营部,将科普工作以部门的形式区分,让工作执行变得更加规范化。运营部负责统筹规划年度科普工作,进行科普活动的策划和评估。而科普部则主要进行科普活动的执行与交付。
2023年度,运营部工策划或撰写超100场面向不同年龄层的科普活动方案,覆盖人次达到50,000人以上,之后根据实际情况,由科普部执行,成功交付113场活动,服务人次达43000人。
1.1.3 科普工作在年度计划中的体现
2023年,博尔国防科普基地成功地将科普教育纳入了年度工作计划的核心位置,科普部与运营部负责策划和执行全年113场面向不同年龄层的科普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覆盖了基地的开放天数,而且在公众服务天数统计中显示,平均每月有超过9天的科普活动对外开放,服务公众人次达到5万以上,参与度分析表明,公众对科普活动的满意度高达90%以上。
1.2 向公众提供科普服务工作基础情况
1.2.1 对外开放天数及服务公众天数统计
在2024年度,对外开放天数及服务公众天数统计是衡量科普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之一。据统计,本年度基地对外开放天数达到220天,科普人员在基地内外服务公众天数累计超过250天。
1.2.2 每年服务公众人次及参与度分析
在2024年度,服务公众人次达到43000人次,相较于2023年的29000人次提升约48%。
1.2.3 科普场所面积与设施完备程度
博尔国防科普基地场馆总面积达1200平方米,展厅主要由活动仪式区、民航区、沙盘区、英雄区、运输机区、航母区、战斗机区、发动机区、航天区9块区域构成,并设立了专门的文创区,展厅面积约800平米。展厅内陈列海陆空天各种装备模型展品约300件,统、大型军事场景沙盘、模型滑动屏与模型透明屏展示柜等。基地配套7间国防航空创客体验室,分别为:国防书法创作室、手工艺飞机模型实践室、地面模拟飞行实践室、纸飞机模型实践室、电动及遥控飞机实践室、多旋翼飞机实践室、橡筋动力飞机实践室。面积达1200平米,可同时容纳200人以上,可供开展国防科普、航空研学、航模创客、红色党建等多类型科普活动与创客活动。
民航展区:包含中国自主研发的干线客机C919、支线客机C909和远程宽体客机C929。
动态沙盘展区:仿真模拟海岛机场、平原机场、山地机场、高原机场以及后勤保障等,可根据各个不同场景进行制造,以呈现不同的场景模型,上方悬挂朱日和阅兵编队,可进行动态展示,同时设有灯光,其模拟效果逼真震撼,给参观者呈现不一样的视觉冲击效应。
致敬先驱展区:本展区包含航空英雄人物墙、人物模型及英雄纪念品等,有罗阳同志戴过的帽子,飞机总设计师签名的飞机、书籍,飞行员签名的飞行头盔等,纪念意义重大。
航空母舰与舰载机:海上堡垒展区“辽宁号”航空母舰是中国的第一艘航空母舰,极具意义。本展区的“辽宁号”模型长4.1m、宽1.38m(含天线)、高1m,舰上有14架歼15飞机,2架卡28直升机,2辆战斗机拖车和17个各形态兵人,声光结合完美诠释航母工作状态。此外本展区还有多架1:12(长1m左右)的大比例飞机模型。
运输机:本展区包含运20飞机(鲲鹏)模型、滑动屏及飞机展柜,当滑动屏停留在运20模型前面时,体验者可点击了解该飞机的各部位制造细节、内部结构特征、核心技术等相关信息。实现模型与多媒体协作解说,可以进行视频演示、实物展示、图片回顾、互动体验等。
现代战机:FC-31鹘鹰战斗机,通常称为“歼-31”,是中国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正在研制的第五代战斗机,功能先进,隐身效果好。本展区1:2鹘鹰高仿真动态模型外形精准,展示了先进武器的性能,可以电动控制舵面、弹仓及玻璃仓盖,多次亮相于珠海航展,是全球唯一一架高仿真大比例鹘鹰战斗机展览模型。配备由9个55英寸的显示器拼接而成的165英寸大显示器,高清画质,影院级别,用于播放宣传片、科普视频以及科普讲解演示等,视觉效果震撼。
发动机区:本展区包含多种多样的航空发动机,有涡喷-6航空发动机真品,太行发动机、昆仑发动机等的航空发动机模型,还有发动机控制原理动态演示装置,软硬件结合,生动形象地向大家科普航空发动机相关只知识。
航天展区:本展区向大家展示了中国航天史上取得的伟大成就,包含多款卫星、探月车、火箭模型及科普挂图。
1.3 开展科普活动情况
1.3.1 基地内科普活动数量与参与人数统计
在2024中,博尔国防科普基地积极组织并实施了大量科普活动,以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和参与度。基地共举办了113场科普活动,覆盖了从航空科学知识的多个领域。这些活动吸引了超过2万名公众参与,平均每次活动的参与人数达到200余人次。
部分基地活动照片:
2024年7月26日,新湖街道社区到基地参观。
2024年9月7日,南山区妇联来基地。
2024年11月23日,深圳市妇联来基地。
1.3.2 “走出去”科普活动的实施与效果评估
2024年度,特别将基地外科普作为工作重点之一,我们成功地将科普知识带到了社区和各大学校,如沿山社区、桃花园社区,百合外国语学校、坪山外国语学校、深圳大学等,极大地提升了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参与活动的公众满意度高达95%,并且有70%的参与者表示愿意将所学知识分享给他人。
部分基地外活动照片:
2024年9月20日,宝安青少年宫科普活动
2024年9月26日,桃源街道武装部科普活动
1.4 重要主题日期间科普活动情况
1.4.1 全国科普日活动的组织与参与情况
在2024年度,博尔国防科普基地积极响应全国科普日与全国科普月,并在5月24日-6月3日进行免费开放,今年的全国科普日活动,博尔国防科普基地成功吸引了超过4000名公众参与,主题活动于天健小学、百合外国语学校等多所学校展开16场课堂活动。
部分活动照片:
2024年5月25日,全国科普日基地免费开放。
2024年5月26日,全国科普日基地免费开放。
2024年5月27日,全国科普日基地免费开放。
1.4.2 全国科普月活动的组织与参与情况
在2024年度,博尔国防科普基地于9月1日-9月15日进行全国科普月免费开放,博尔国防科普基地成功吸引了超过7000名公众参与,科普月期间,科普人员走进深圳大学、坪山外国语学校进行科普讲座、科普展览等大型活动共4场,课堂活动20场。
部分科普月活动照片:
2024年9月2日,深圳大学军训国防科普活动
1.5 网络媒体平台科普信息发布情况
1.5.1 面向公众的预约平台链接及使用情况
博尔国防科普基地公众号阅读量超10万次,观众可通过平台预约,前往基地进行参观。
公众号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EowI5DXvw_Gi3HX_9QZP1Q
1.6 科普工作经费及人员情况
1.6.1 年度科普工作经费投入的具体数额
本公司2024年的科普经费来源于股东投资、科普服务及市、区科协项目资助,总开支在255.39万余元。主要费用列支说明如下:
人员工资福利:直接参加科普基地运营活动的11名专职人员及9名兼职人员支出的工资薪金。工资薪金按申报单位现行工资标准编列,并按全时工作时间30%计算,合计73.52万元。
房租水电费:按照1200㎡展教面积50%计算,年度费用分别为37.97万元、13.67万元。
设备折旧费:指运营过程中所购置的中小型仪器设备(共计128万元)统一按直线折旧中的(年限平均法折旧),预估按五年折旧25.6万元每年。
设施更新及展品购置费:展教设施检查、维护保养、透明屏软件升级,新增19个展柜,7套大模型,合计费用50万元。
车辆使用费:科普活动所用科普大篷车及工作车年使用费用为10.2万。
劳务费:支付给临时聘请人员,如:志愿者、义工、活动专家、媒体等劳务性费用,9.9万元。
宣传设计及资料印刷费:用于广告宣传资料费及活动设计费用,5.3万元。
活动耗材费:由于每次活动增加购买的道具耗材,17.73万元。
招待费:接待来访参观基地活动的费用,0.7万元
会费:因科普相关参与学会、理事会费用,1.9万元。
交通及运输费:开展的学习、交流及会议等交通费用,开展外展活动租用货车费用等,合计7.1万元。
员工培训费:外出培训及资料的费用,1.8万元。
1.6.2 专、兼职科普人员的数量与资质
在2024年度,博尔国防科普基地的科技工作者共有52人,其中专职科普工作人员11人,兼职科普工作人员9人,科普志愿者32人,科普基地负责人为飞机设计高级工程师,硕士学历,有多年从事飞机设计经验,是深圳市科普专家、中国航空学会航空科普专家、深圳国防促进会副主任委员。科普团队成员皆为航空专业背景出身,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深圳市科普师资格证、南山儿童科普联盟科普导师、教师资格证、助理工程师等多项资质。科普团队具有多年的国防科普活动开展、航空策划、航空授课教学的丰富经验。自2016年起,年均开展活动超100场。在深圳校园、公园、书城、图书馆、军队、商城、扬州公园等多地均策划举办过多场大小型航空科普活动。熟悉多种场地开展活动的注意事项与需求,了解举办开展活动的具体流程与需求方案。
二、特色工作
2.1 特色科普品牌建设与推广情况
2.1.1 特色科普品牌名称及活动案例分析
在博尔国防科普基地的众多特色科普品牌中,“小小飞机设计师”和“趣味航空动手做”品牌尤为引人注目。该品牌通过精心设计的科普活动,成功吸引了超过1万公众参与,其中青少年占到了参与总人数的70%以上。
三、问题不足
3.1 科普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在2024年度科的科普工作中,我们发现科普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科普活动的宣传力度不足,进而影响到活动的参与度和影响力。
对于大型的科普展览活动,由于预热与宣传的时间导致力度不够,实际参与人数会比预计人数降低约15%。
第二是大型科普展览活动的进行缺乏一套完整的规范化流程,面对不同的科普地点,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还有待提高。
四、工作建议
4.1 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工作的改进建议
4.1.1 针对问题不足的具体改进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会在2025年重新确立新的规范化流程,并将科普工作的不同项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如大型展览的规范化流程、基地内课堂活动的规范化流程、基地外进校园、进社区的规范化流程与面对青少年和普通公众时不同的流程进行细化,便于科普工作人员执行。
强化宣传与预热,通过合作宣传的方式,必要时可以进行广告宣传的投放,将大型科普活动的科普效果真正发挥出来,避免浪费科普资源。
来源: 博尔国防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