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情况
(一)科普工作组织管理情况
1、是否有领导分管科普工作:
在北海海洋之窗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我们高度重视科普工作的领导与管理。由副总分管科普研学工作,该领导不仅具备丰富的科普研学工作经验,还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能够全面指导并推动科普工作的开展。领导定期参与科普活动的策划、组织与实施,确保科普工作的高质量进行。
2、是否有专门的部门组织实施科普工作:
基地设有专门的科普工作部门,即科普研学部。该部门负责科普+研学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以及效果评估等全过程管理。科普研学部拥有一支专业的科普研学工作团队,他们具备丰富的科普+研学的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根据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设计并实施有针对性的科普/研学/科普+研学的活动。
3、是否将科普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
科普研学工作已被明确纳入北海海洋之窗的年度工作计划中。在每年的工作计划中,基地都会详细列出重大科普活动的主题、时间、地点、参与人员以及预期效果等,确保科普工作能够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同时,我们还会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合理分配资源,确保科普工作的顺利开展。
4、是否制定科普工作制度:
为了规范科普工作的管理,我们制定了规范的科普工作制度。这些制度包括科普活动策划、科普活动实施与及科普工作效果评估等制度。这些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为科普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5、是否制定激励和支持科普的政策:
为了激发科普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基地制定了一系列激励和支持科普的政策。这些政策包括科普工作奖励制度、科普工作培训制度以及科普工作创新支持制度等。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我们不仅能够提高科普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创新能力,还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科普工作中来。
综上所述,北海海洋之窗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在科普工作的组织管理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我们将继续加强科普工作的领导与管理,不断完善科普工作制度,制定更加有效的激励和支持政策,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科普服务。
二、本年度向公众提供科普服务工作情况
1、开放天数:365天全年开放
(1)基地科普场馆作为科普教育和活动基地,面向学生、参观考察团体、社会青少年及其他游客全年开放。
(2)具体每日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9:00--17:30全时段开放
(除不可抗力因素、政府原因外全年开放)
2、科普场所面积:10000平米。
3、2024年接待公众人次:524900人,其中科普研学活动人次80882人。
北海海洋之窗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接待人群主要有学生团体、旅游团体、社会各类人群。
三、本年度大力开展科普+研学活动工作、科普进校园活动、科普品牌活动等。
1、2024年接待学生人次:80882人
本年度基地大力开展科普研学活动,在基地进行科普宣传工作是本基地开展科普教育的重要方式。本年度共开展177场科普研学活动,参与学生人数80882人,为在校中小学生提供了丰富有趣的海洋科普研学课程,有效推动了海洋文化的科普工作。
科普研学活动图片:
与灵山旧州中学开展“感受海洋文明,体验海丝文化”的主题科普研学活动
与浦北县寨圩镇中心小学开展“踏浪研学•拥抱自然•绽放青春”的主题科普研学活动
基地科普工作人员在“南海龙宫”展厅为学生讲解
学生与“海水的作用”展教设施互动
与沙坪镇七里小学开展“走进海洋公园,探索海洋奥秘”主题科普研学活动
“海洋课堂”展区展教资源丰富,便于为学生开展科普宣传工作
研学夏令营团体在“地理大发现”展厅开展科普研学活动
科普研学导师为学生科普海洋文化知识
2、海洋之窗加强与学校的紧密联系,
与多个学校建立科普活动联谊,为学校提供优质的科普展教资源。本年度走进校园活动1次,参与人数200人。
活动图片:
走进校园科普活动现场
科普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活动课题
学生进行水母观察活动
科普老师为优秀学生颁奖
3、在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活动周等重要主题日期间举办主题科普活动的情况。
<全国科普日>
在全国科普日期间,基地走进北部湾广场,开展了“探索神秘水母,点亮科学之光”主题宣传活动,同时在基地举办了“探索神秘水母,点亮科学之光”主题海洋科普活动,受众人数超过千人。
活动图片:
全国科普日期间,基地科普工作者在为游客讲解海洋科普知识
全国科普日期间“探索神秘水母,点亮科学之光”科普活动开展实况
全国科普日“探索神秘水母,点亮科学之光”主题宣传活动来到北部湾广场
全国科普日“探索神秘水母,点亮科学之光”主题宣传活动
“探索神秘水母,点亮科学之光”主题宣传活动,基地工作者为学生派发宣传资料
<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2024年5月25日-6月1日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基地联合北海市科技局、北海市科协共同开展了“探秘海底世界,走进海洋课堂”的海洋知识科普活动,期间共有2500名学生及社会公众参与了此次科普专题活动。基地发挥科普老师队伍的优势,运用科普老师现场提问和讲解的互动方式为学生团体、游客进行了专题科普知识的教育宣传,近距离感受海洋文化的魅力,现场互动气氛热烈。
活动图片:
全国科技活动周“探秘海底世界,走进海洋课堂”主题活动现场
全国科技活动周“探秘海底世界,走进海洋课堂”公众科普活动现场
基地科普老师在“海洋课堂”展区为游客讲解海水的作用
科普老师引导孩子在“海洋课堂”展区与科普展教装置互动
基地科普工作者为游客派发海洋科普宣传资料
<其他重要主题日科普活动>
(1)世界孤独症日科普活动
2024年4月2日是第十七个世界孤独症日,北海海洋之窗携手北海市红十字志愿者协会、北海市银海区卫生健康局、北海市银海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北海市银海区残疾人联合会及北海市第二人民医院,为孤独症家庭敞开怀抱,共同举办了“爱在海洋之窗”的专场免费公益海洋文化科普活动。本次活动共组织了86组孤独症家庭畅游美丽的海洋世界,探索各种海洋生物、带孩子观看精彩的海底表演,给与孩子们包容、友好的美好体验。
活动图片:
“爱在海洋之窗”专场免费公益海洋文化科普活动现场
“爱在海洋之窗”专场免费公益海洋文化科普活动开展实况
“爱在海洋之窗”活动,基地科普老师讲解中
“爱在海洋之窗”活动中,基地科普老师为孩子讲解
“爱在海洋之窗”活动中,孩子近距离观察海洋生物
(2)儿童节品牌科普活动
2024年6月1日-6月2日,海洋之窗基地推出了“梦幻水母,欢乐童行”科普品牌活动,为了扩大活动受众面,基地为本次活动提供了2大1小仅需61元的优惠政策,为儿童节送上了一份精彩的“六一科普大礼包”,让更多的公众近距离了解水母的神奇和美妙,感受海洋文化的独特魅力。此次活动营销得力,受众人数超过7000人次。
活动图片:
6月“梦幻水母,欢乐童行”品牌活动现场
6月“梦幻水母,欢乐童行”品牌活动,基地科普老师与孩子互动中
6月“梦幻水母,欢乐童行”品牌活动,基地科普老师讲解中
6月“梦幻水母,欢乐童行”品牌活动,学生近距离观察海洋生物
6月“梦幻水母,欢乐童行”品牌活动,学生近距离观察海洋生物
四、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向公众公布开放信息、科普教育活动信息、展教资源更新情况等公共科普服务情况。
1、基地主要通过以下平台公布开放信息、科普教育活动信息、展教资源更新情况等公共科普服务情况。
网址链接1:“北海海洋之窗”微信公众号
网址链接2:http://www.oceanorama.com
2、公共科普服务信息截图
五、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情况。
基地积极参加各种志愿活动进行公益科普宣传,包括文明旅游志愿活动、消防宣传志愿活动、创城志愿活动等。
活动图片:
基地科普志愿者派发活动宣传资料
“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知识宣传活动
志愿服务活动中,科普志愿者向学生宣传活动内容
六、科普工作经费及人员情况。
1、科普工作是一项投入大、产出小(几乎没有产出)的工作,为了保障科普工作的正常开展,基地每年投入不少于25万的专项经费用于科普工作的建设,保障科普工作的可持续发展。2024年科普经费情况如下:
经费来源:自筹资金
年度经费总额:42.3万
其中:行政支出:18万
科普活动支出:2.2万
科普场馆基础及其他支出:22.1万
2、科普人员情况
基地配备了25名专职科普工作人员,负责统筹、策划、活动执行等科普工作;同时配备有25名兼职科普人员,负责后勤、协调秩序等工作,协助科普活动的正常开展。
北海市海洋之窗单位专兼职科普人员(科普志愿者)名单
七、特色工作
随着研学旅行的逐渐普及,海洋之窗积极发挥科普基地展教资源的优势,充分运用“科普+研学”模式,深度开发了“尼莫的海洋家园”、“海洋生物印记”、“小导游,大学问”、“探秘海洋生物”、“海水小百科”等五门海洋文化特色科普研学课程,并已投入市场,反应良好。
由于科普研学活动拥有整校出行的特性,基地每次科普活动覆盖人数成倍增长,海洋文化科普受众人数增长快速,基地社会科普服务工作优势明显。
八、问题不足
经过多次科普工作的开展,本基地意识到自身存在不足之处。随着“科普+研学”的科普研学活动模式的开展,科普研学内容创作单一、科普导师等专业人才紧缺是目前基地在科普工作开展上遇到的问题。为此,基地正在努力探索更多更有效的科普活动方式和积极吸引更多专业人才,提高科普效果,加强科普工作的完成度。
九、工作建议
建议科协主管部门能够开展更多且更有实战性的关于科普活动模式的交流或培训工作,能够进一步提升基地的科普工作水平,吸引更多受众前来参与,使科普工作更上一层楼。
北海市海洋之窗生物科技展览有限公司
二〇二四年一月十三日
来源: 北海海洋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