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生命世界里,有一群微小的居民,它们虽然微不足道,却常常在关键时刻“大显身手”,让我们不得不正视它们的存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它神秘的面纱,深入了解它究竟藏着哪些奥秘,看看它如何影响我们的健康,并探讨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防治。

图源:Pixabay

1.支原体是何方神圣

支原体是一类没有细胞壁、高度多形性、能通过滤菌器、可用人工培养基培养增殖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它们的个头非常小,只有一根头发丝的几十分之一,这些家伙广泛存在于人体表面,如呼吸道、胃肠道、尿道等,且种类繁多,但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主要有肺炎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生殖支原体和解脲脲原体等。

2.引起的常见疾病

支原体这个小捣蛋鬼,虽然个头小,但可不容小觑。它可是引起多种疾病的“幕后黑手”。比如,肺炎支原体主要引起肺炎,症状包括咳嗽、发热、头痛等;而人型支原体和解脲脲原体则主要寄居于泌尿生殖道,可引起尿道炎、盆腔炎、前列腺炎等;生殖支原体则能通过性接触传播,同样会引起尿道炎、宫颈炎等。

3.呼吸道感染症状

当支原体这位“不速之客”侵入呼吸道时,我们的身体就开始了一场“抗战”。多数患者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咽痛、乏力、纳差,有些患者还会出现支气管炎、肺炎,阵发性咳嗽,尤其是干咳。病情较重的患者还会出现呼吸急促,这时可得赶紧去医院做个支原体抗体检查,对症治疗了。

图源:Pixabay

4.生殖系统感染危害

支原体在生殖系统的“搞破坏”能力也是不容小觑的。男性感染后,可能会出现尿道炎、前列腺炎,甚至精子质量及活动能力下降,导致不育。女性感染则一般会引起尿道炎、宫颈炎等,严重的还会导致不孕、自然流产等。

5.支原体如何防治

面对支原体的“挑衅”,我们可不是束手无策。预防支原体感染的关键在于讲卫生、避免交叉感染、增强体质。首先,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设施、使用卫生间或在进食前后;其次,我们要尽量避免与感染者的密切接触,如果有咳嗽或打喷嚏的症状,应佩戴口罩,避免将病菌传播给他人;最后,增强免疫力是预防支原体感染的重要环节,如规律的作息时间、适量的体育锻炼、饮食均衡营养等。

支原体这位“微小世界”的居民,虽然看似不起眼,但实则威力巨大,通过今天的探索,相信我们对它已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面对支原体的“挑衅”,我们不必惊慌,只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增强免疫力、避免交叉感染,就能有效预防支原体感染,守护我们的健康!

供稿单位:重庆科普作家协会

作者:重庆市涪陵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鞠丹凤主管检验技师

审核专家:李涵斌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