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崴脚”在医学上称为踝关节扭伤。当我们在进行下楼梯、起跳后落地、踢足球等活动时,一旦重心失衡、踝关节超出其正常活动度,就会造成关节周围软组织如韧带、肌腱、关节囊等损伤,严重的还会引起骨折。
踝关节扭伤会出现哪些症状?
一般会出现疼痛、肿胀、淤血、脚踝不稳定、行走困难等症状。很多“崴脚”的人常常因为没有及时治疗而导致韧带松弛、踝关节不稳定,从而引起踝关节反复撞击,进而继发软骨损伤,骨赘增生,最终发展为骨性关节炎。
踝关节扭伤有哪些类型?
根据受伤位置和韧带的不同,通常可以分为内翻、外翻、高位踝关节扭伤三大类。
根据韧带损伤程度分为:
I度:韧带受到牵拉伤,但没有撕裂,踝关节相对稳定;
II度:韧带部分撕裂,有不同程度的踝关节不稳定;
III度:一根或多根韧带完全撕裂,可能造成周围骨性结构的骨折和踝关节不稳定。
如何区分踝关节扭伤和脚踝骨折?
一般踝关节扭伤会有肌肉痉挛无力、轻度肿胀等症状;而踝关节骨折会出现骨头的摩擦声、疼痛强烈、迅速肿胀无法站立和挪步,在负重时会出现骨压痛等。
踝关节扭伤后,该如何正确、快速地处理呢?
绝大部分踝扭伤伤的都是肌肉肌腱等软组织。软组织损伤后修复要经历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三个阶段。
急性期遵循“RICE”原则:
Rest(休息):踝关节扭伤后应立即停止运动,48小时内静养,在户外可以寻求有能力的人帮助,架着或背着下山,之后如果必须要出门,可以借助拐杖。
Ice(冰敷):扭伤后对患肢冰敷或者冷敷,刺激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和渗出,以减轻扭伤部位的疼痛和肿胀。建议每隔2-3小时敷一次,每次15-20分钟,注意不要直接将冰块敷在患处,可用毛巾包裹冰块,以免冻伤。冰敷仅限伤后48小时内。
Compression(加压):用弹力绷带或长袜予以适度加压,如有条件可以佩戴护具,不仅可减少渗出,而且有助于韧带修复。注意不要过度加压,否则会加重包裹处远端肢体的肿胀、缺血。
Elevation(抬高患肢):抬高患肢,让脚尖高于鼻尖,让脚面高于心脏,可促进血液回流,有利于肿胀消退。
亚急性期:
过了48小时后,肿胀疼痛减轻,进入亚急性期,可以开始热敷,逐步活动关节,踝关节在支具、拐杖保护下下地逐步负重。这个阶段大约需要4-6周的时间,之后进入慢性期。
慢性期:
慢性期的康复要兼顾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踝关节灵活性和稳定性的训练,如此才能最大程度功能恢复,避免再损伤的发生。
**踝关节扭伤后,**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痊愈?
轻微的扭伤需要2周才能痊愈,严重扭伤则需要6-12周才能痊愈。如仍有明显踝部不适,必须积极就医,进一步检查治疗。这时说明你不是简单的肌肉韧带损伤,而极有可能是下面这些严重问题之一:慢性踝关节不稳、撞击综合征、跗骨窦综合征、骨软骨损伤、距下关节不稳定、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创伤性踝关节炎、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症(CRPS)等。保守治疗一旦失败,应尽早手术治疗。同时,在恢复期间,应当重视踝关节的康复训练。
那么如何预防崴脚?
1. 充分热身:运动前全身充分热身和活动脚踝,增加血液流动和关节灵活性。
2.装备适配:户外徒步时,建议穿着有较强支撑力和保护作用的中高帮徒步鞋;在不平整的地面行走时,可使用登山杖、护踝、护膝等护具来保护关节,降低扭伤风险。
3.避免疲劳运动:在活动中感到疲劳或体力不支时,应放慢速度或停止运动。
4.增强肌肉力量:最好的支撑助手是你自己的肌肉。
温馨提示**:**
RICE方法只是踝关节扭伤紧急处理的原则,通常踝部受伤后要到医院检查是否有骨折、肌腱和韧带的损伤。医生在检查的时候,通过视诊、触诊或专科查体,如踝关节前抽屉试验、内翻应力试验、外翻应力试验等,明确内外侧韧带有无损伤。医生还会通过X线片或CT检查,排除骨折的可能。如果X线 和CT未发现明显骨折,但肿胀和疼痛比较明显,则需要进行核磁共振检查( MRI),避免踝关节韧带损伤的漏诊。此外,踝关节损伤后或者术后康复治疗,对足踝功能恢复以及防止重复损伤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宏雄
单位:山西白求恩医院
来源: 山西白求恩医院 康复医学科 王宏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