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我们的很多理念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今天谈一个(之前肯定不会关注的)中老年人比较关心的话题:保健品,也就是“营养补充剂”。

今天分享一下我个人对“氨基葡萄糖钙”的一些看法,希望对大家的选择能有所帮助。

先看一下们的关节解剖,下面是骨头(相当于地基),要保证它的坚强支撑,上面是软骨(相当于地面),要尽量做到耐磨损及光滑。“钙”跟前者相关,而“氨基葡萄糖”跟后者相关。

之前讲过建议大家补钙,根据研究,我国膳食当中钙的摄入量只相当于需要量的一半左右,同时中年以后骨密度处于下坡的趋势,所以建议有意识补钙,首选通过饮食,如果做不到可以口服钙剂。

“氨基葡萄糖(盐酸或硫酸)”作为药物,在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炎”方面有争议,有的指南推荐,有的指南不推荐。我们知道,“退行性骨关节炎”的病理是软骨损伤,而软骨损伤以后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能够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炎”这个疾病。因此我们更多的可以把氨基葡萄糖作为预防疾病的营养补充剂,或者用于疾病早期,减缓关节软骨损伤的速度。

人体氨糖含量跟钙一样,随着年龄的增加也有一个上坡再下坡的过程,所以也要有意识的增加氨糖的摄入。从这个角度看,人到中年(一般认为35岁),尤其是关节有轻微的不适感,但还没有发展成“骨关节炎”这个疾病的时间段,还是可以口服氨基葡萄糖的。

当然对于对于保健品,我们也要有个基本认识:

1、保健品不是药品,不能用于疾病的治疗。补充营养元素的原则是“缺啥补啥,膳食优先,不缺不补”。

2、人的体质不同,口服任何保健品,出现了不适感,一定要停止使用。

3、我们健康生活的四大基石;“合理运动、健康饮食、充足睡眠、平和心态”。保健品只是“健康饮食”里的一个分支,我们还是要有“大健康”的观念,不要只局限于“吃什么”。

来源: 王医生讲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