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汪 晶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审核:韦 烨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主任医师

由于胃肠手术后的患者身上往往会安置引流管,加上伤口疼痛,很多患者术后不敢活动,甚至在床上翻身都会心存顾虑。然而,这样做其实并不利于术后的恢复。对于胃肠手术后的患者而言,及早开始活动至关重要。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那么胃肠手术后早期活动有什么好处?究竟什么时候开始活动?能做哪些活动?有什么注意事项?我们接下来一一揭晓。

一、胃肠手术后早期活动的好处

1.改善血液循环:术后早期活动可促进下肢静脉回流,使心脏更有力地泵血,从而保障全身血液循环的顺畅。

2.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术后早期活动可减少消化道胀气、恶心等不适症状,促进肠道尽快排气、排便,有助于患者从流质、半流质饮食过渡至正常饮食。

3.减少肺部并发症发生:术后早期活动可促进呼吸和肺扩张,增加肺活量有助于减少肺炎和肺不张等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4.预防肠粘连:术后早期活动可加速胃肠蠕动,减少肠粘连的发生。

5.预防血栓形成:对于胃肠手术后的患者而言,特别是存在心血管病史的老年患者或肿瘤患者等高危人群,术后早期活动可降低他们血栓形成的风险。

二、胃肠手术后早期活动的方法和时机

1.床上运动:患者术后清醒后就可以在床上进行双下肢踝泵运动、抬臀运动和翻身等。

(1)双下肢踝泵运动:患者在床上平卧,下肢放松,进行踝关节的背伸(脚尖尽可能向自己方向拉)、跖屈(脚尖尽可能向远离自己的方向推)和环绕运动(先顺时针方向转动脚踝,然后逆时针方向转动),三个动作各维持3~5秒,然后放松,这样为一组动作。每次练习5分钟,清醒的时候尽量每小时练习一次。

(2)抬臀运动:患者在床上平卧,弯曲膝盖,臀部抬起,坚持数秒,缓慢放下臀部。每次3分钟,每天5~6次。

2.深呼吸运动:术后2小时,患者可以定时做深呼吸运动,通过鼻子缓慢深吸气,让腹部向外膨胀,而不是胸部。呼气时,将嘴唇缩成鱼嘴状,慢慢通过嘴唇呼气。

3.床边活动:术后第1天,鼓励患者下地做床边活动,活动顺序:调高床头(如有腹带,需要先确认其包扎固定妥当),在护士或家属的协助下借助床栏在床上坐起(半分钟),床旁下垂双腿(半分钟),床边站立(约1~2分钟,注意观察有无头晕、心慌等不适),先扶床行走,再离床行走,并逐渐过渡到室外活动。3~4次/天,10~15分钟/次。

三、胃肠手术后早期活动的注意事项

1.活动应循序渐进,少量多次,以患者不感到疲劳为宜。

2.活动前需保证身上各类导管妥善固定,下床活动前由护士协助固定导管。

3.活动时起身宜慢,切忌“一跃而起”,如果出现头晕、心慌、大汗、伤口剧烈疼痛等不适,应停止活动,平卧休息,以防发生意外。

4.患者活动时必须保证至少一人陪护。行走时注意穿防滑拖鞋,由护士或家属搀扶。

5.注意环境安全,若发现地面有潮湿处,及时通知工作人员处理。

6.在走廊行走或在厕所起身时,患者可使用墙壁上的扶手以协助活动。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