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影视剧里常有这样的桥段:医院的病房里,一名长期昏迷的植物人,亲朋好友在病床边跟他哭喊,或者唠叨,他就慢慢苏醒了过来……这是真的?近日,由福建省精准医学科技协会、厦门市医学会及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共同主办的“2024厦门临床神经科学大会暨神经内镜技术学习班、厦门脑血管病学习班”在厦门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就临床神经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神经内镜技术的创新应用以及脑血管病的诊疗进展进行深度交流和分享。

杨小锋教授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脑外科主任、浙江大学康复医学学科带头人。他介绍,电影里“唤醒”植物人这样的剧情在科学上是有依据的。不过,“唤醒”植物人有技巧,不能盲目学电影桥段,并非简单摇晃或者呼喊患者就能将植物人“唤醒”。什么是植物人?杨小锋教授介绍,说得通俗一点,植物人他是活的,呼吸心跳都正常。只是他自己顾自己,没法跟你产生一个有效的沟通交流,也许他没法理解你,或者他没法跟你说,这是植物人的概念。植物人的脑干功能是存在的,它是活的。而脑死亡的判定标准有两条:第一是自主呼吸停止,第二条是所有的脑干反射消失。因此,植物人和脑死亡是有本质区别的。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杨小锋教授还介绍,现在的研究发现,唤醒植物人要分阶段,在植物人脑损伤的早期(这是一个保护期),这时候人们不能去刺激患者,重症患者需要用镇痛镇静把代谢降下来,患者脑子损伤后一定得让他安心静养。这段时间,只要把患者颅压控制下来,把脑子营养供给它,让它很好地保护起来,后面总有修复的时候,这段时间并不需要去刺激患者。

第二关,把患者的并发症防治好。第三关,脑损伤修复。这时候的治疗手段里面包括针灸、电刺激,高压氧、药物催醒。而最常用的是“五觉刺激”,让与患者关系密切的亲友、家人在床边唤患者名字,这种方式叫作:唤名刺激。每个人对自己的名字都是记忆深刻,此时,最好用熟悉的家乡方言来唤患者名字。一边叫患者,一边还要抚摸患者。也可以给患者的耳朵戴上耳机,放他喜欢的音乐。还可以用味觉刺激,在患者舌头上,用酸甜苦辣来刺激它,反向地来激活他的脑皮层,来催醒患者。杨小锋教授介绍,让患者的家属、亲友来帮忙唤醒植物人,这也是目前康复中常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有科学依据的。但是提醒患者家属,不要用错时机,千万不要在患者病情急性期对患者进行“五觉刺激”,此时,医生还在对患者用镇痛镇静治疗,患者大脑还需要保护,此时去摇晃患者,就会适得其反,反而对患者有害。

来源: 泉州晚报健康刺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