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身边的朋友都在感冒……”

“我好几个同学都发烧了……”

入冬以来,周围这样的声音仿佛一下子多了起来。在最新的中国疾控中心的流感监测周报显示,最近几周的流感样本中,甲流占据了99%。大多数流感患者首选就诊的科室是内科急诊或者发热门诊,但由于咽喉和鼻子的症状,也有一些朋友会来耳鼻咽喉科就诊。

最近,在“海上五官”所在的耳鼻咽喉科的候诊室中,咳嗽声此起彼伏,这些患者大多误认为自己得了严重的鼻炎或者咽炎,有些朋友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发烧,最终经过检查,才发现自己得了甲流。其实,这种误会不仅会发生在患者身上,有时有些经验丰富的五官科医生也会因为惯性思维而出现误诊。

相似的症状

其实,出现发烧、咽痛、鼻塞流涕等症状来耳鼻咽喉科就诊的,多数是平时有慢性咽炎、慢性鼻炎、鼻窦炎的,所以就误认为这次仍然是原有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甲流之所以容易被误认为耳鼻喉疾病,主要是因为它主要攻击上呼吸道。病毒进入人体后,会迅速在呼吸道黏膜上繁殖,引发一系列炎症反应。这些反应与普通感冒或者一些急性咽炎、鼻炎相似,都会导致鼻塞、咽痛、咳嗽等症状。

症状虽然相似,但其实也有一些关键区别。在耳鼻喉症状方面,甲流患者虽然也会有鼻塞、咽痛,但局部症状并不严重,有时也会伴有头痛。甲流患者的发烧往往会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而且会感到明显的全身乏力、肌肉酸痛,这是普通感冒或者咽炎、鼻窦炎很少见到的。此外,甲流患者的咳嗽通常比较剧烈,且容易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这也是要特别重视的地方。

早期治疗很重要

当出现疑似甲流症状时,选择合适的就诊科室非常重要。虽然耳鼻喉症状明显,但发热门诊、急诊内科或者感染科才是最佳选择。目前针对甲流有特效药物,常用的药物有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越是早期诊断治疗越是效果良好。

预防更重要

每到流感季节,预防才是重中之重。对于高风险人群,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生活中,我们也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勤洗手、戴口罩等,也能显著减少感染机会。以前看过一部好莱坞电影叫《传染病》(CONTAGION),里面有个情节让人记忆犹新,人每天不自觉地触摸自己的面部2000-3000次。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手又触摸其他公共区域,那么病毒就很容易传播。所以,养成勤洗手的习惯,还是相当重要的。

来源: 海上五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