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年的钟声敲响
2025年的大门已经向我们敞开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新年里
人类即将踏上一段
新的科技探索之旅
回顾2024年
我们见证了
前沿科技的高光时刻
现在,让我们翻开新的篇章
看看2025年
有哪些科技值得期待
2024年****那些前沿科技的高光时刻
01
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4年6月25日,中国的嫦娥六号任务成功完成了月球背面的采样并返回地球,这一壮举不仅增强了我国对月球的探索能力,也为未来的深空探测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嫦娥六号的成功着陆和返回,展示了中国科研团队在航天技术领域的卓越成就。
图源:人民日报
02
我国首艘超深水大洋钻探船**“梦想”号交付入列**
2024年11月17日,我国首艘超深水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交付入列,这艘由我国科研团队设计建造的钻探船具备11000米超深水钻探能力,将为深海资源开发和科学研究提供重要支持,标志着我国深海探测技术的重大突破。
图源:人民日报
03
我国科学家首次成功构建****超越经典计算机的量子模拟器
我国科研团队成功构建了“天元”量子模拟器,实现了量子计算第二阶段的重要进展,这一成果为解决特定科学问题提供了超越经典计算机的能力,标志着量子计算领域的一大突破。
图源:中国科学报。陈磊制图
04
我国新一代气象超算系统建成
新一代气象超算系统总算力达到60PFlops,相比之前提升了6.5倍,极大地提升了我国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和效率,为我国气象预测和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图源:央视新闻
05
我国正式发布****全球首套高精度月球地质图集
全球首套高精度月球地质图集的发布,为月球科学研究和探测任务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月球的地质结构和演化历史,展现了我国在月球科学研究领域的深入探索。
图源:新华网
06
我国成功回收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
实践十九号卫星的成功回收,标志着我国在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这对于降低航天成本、提高航天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展现了我国在航天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
图源:央视军事
07
我国科研团队开发出全球首个****片上脑机接口智能交互系统
天津大学等团队开发的MetaBOC系统,实现了体外培养“大脑”对机器人的控制,这一成果在脑机接口领域具有革命性意义,有望推动混合智能、类脑计算等领域的发展。
图源:央视新闻
08
嫦娥六号月壤样本首批研究****揭示月背火山活动历史
嫦娥六号月壤样本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揭开了月球背面火山活动的历史,这对于理解月球的地质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等团队的研究填补了月球玄武岩样品在该时期的记录空白。
图源:中科院之声
09
美国人工智能团队发布**“文字生成视频”大模型Sora**
美国人工智能团队发布了“文字生成视频”大模型Sora,这一技术突破可能对内容创作、娱乐产业等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展现了人工智能在文本到视频生成领域的新进展。
图源:中科院物理所
10
最大神经形态计算机研制成功
4月17日,英特尔公司宣布成功研制出世界上最大的神经形态计算机“Hala Point”。这款计算机宛如一颗人造大脑,包含了11.52亿个人造神经元,分布在1152个Loihi 2芯片上,每秒能进行380万亿次突触操作,展现了前所未有的计算能力。
图源:科技日报
2025年****这些科技值得期待
01
代理型AI
代理型AI通过自主规划和采取行动实现用户定义的目标。代理型AI为实现能够分担和补充人类工作的虚拟劳动力带来了希望。据预测,到2028年,至少15%的日常工作决策将由代理型AI自主做出,而2024年这一比例为0%。这项技术的目标导向型功能将实现适应性更强、能够完成各种任务的软件系统。
代理型AI有望实现企业首席信息官(CIO)提高生产力的愿望。这一动机促使企业与厂商探索、开创和建立能够提供稳健、安全和可信的代理型AI所需的技术和实践。
02
AI治理平台
AI治理平台是AI信任、风险和安全管理(TRiSM)框架的一部分。AI TRiSM使企业能够管理其AI系统的法律、道德和运营绩效。这种技术解决方案能够创建、管理和执行负责任的AI使用策略、解释AI系统的工作原理并提供透明度以建立信任和问责制。Gartner预测,到2028年,采用综合AI治理平台的企业将比没有这类系统的企业减少40%与AI相关的伦理事件。
03
虚假信息安全
虚假信息安全是一个新兴技术类别。该技术能够系统地辨别信任度,旨在提供一个能够确保信息完整性、评估真实性、防止冒名顶替和追踪有害信息传播的方法体系。据预测,到2028年,将有50%的企业开始采用专为应对虚假信息安全用例而设计的产品、服务或功能,而目前这一比例还不到5%。AI和机器学习工具的广泛可用性和高级状态被用于恶意目的,预计将增加针对企业的虚假信息事件数量。如果这种趋势不被加以控制,那么虚假信息可能会对企业造成重大且持久的损害。
04
后量子密码学
后量子密码学能够保护数据免受量子计算解密风险。根据量子计算过去几年的发展情况,目前广泛使用的几种传统加密技术将被淘汰。由于改变加密方法并非易事,企业必须有更长的准备时间,才能为一切敏感或机密信息提供强有力的保护。据预测,到2029年,量子计算技术的进步将使大多数传统的非对称加密技术变得不安全。
05
环境隐形智能
环境隐形智能是由****成本极低、体积小巧的智能标签和传感器实现的,这些传感器能够提供大规模、经济实惠的的追踪和传感。长远来看,环境隐形智能将使传感器和智能技术无缝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2027年,环境隐形智能的早期示例将以解决当前问题为主,例如零售库存检查或易腐货物物流等,通过实现低成本的实时物品追踪和感知来提高可见性和效率。
06
节能计算
IT以多种方式影响可持续性。在2024年,**碳足迹是大多数IT组织的首要考虑因素。**计算密集型应用,例如AI训练、模拟、优化和媒体渲染等由于能耗最高而可能成为企业碳足迹“大户”。预计从2020年代末开始将出现一些新的计算技术,如光学、神经形态和新型加速器等。这些新技术将被专门用于特殊任务,例如AI和优化,并显著降低能耗。
07
混合计算
新的计算范式正在不断涌现,包括中央处理单元、图形处理单元、边缘、特定应用集成电路、神经形态以及经典量子计算、光学计算范式。混合计算结合不同的计算、存储和网络机制解决计算问题。这种计算形式能够帮助企业探索和解决问题,使AI等技术能够突破当前的技术限制。混合计算将被用来创建比传统环境更高效的变革性创新环境。
08
空间计算
空间计算利用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等技术,以数字方式增强物理世界。它将实体和虚拟体验之间的交互提升到一个新的级别。在未来五到七年内,空间计算的使用将通过简化工作流程和增强协作能力来提高企业效率。据预测,到2033年,空间计算市场将从2023年的1100亿美元增长至1.7万亿美元。
09
多功能机器人
多功能机器人能够执行多项任务,它们正在取代为重复执行一种任务而专门设计的特定任务机器人。这种新型机器人的功能性能够提高效率和投资回报率(ROI)。多功能机器人可以与人类一起协作,能够快速部署和轻松扩展。据预测,到2030年,80%的人类将每天与智能机器人打交道,而目前这一比例还不到10%。
10
神经增强
神经增强利用读取****和解码大脑活动的技术提高人类的认知能力。这项技术能够使用单向脑机接口或双向脑机接口(BBMI)读取人的大脑,在人类技能提升、下一代营销和提升表现这三个主要领域具有巨大潜力。神经增强将提高人类的认知能力,帮助品牌了解消费者的想法和感受并增强人类的神经功能,从而获得最佳的结果。据预测,到2030年, 30%的知识工作者将通过BBMI等技术(资金来源包括雇主和个人)提升自己的能力,并凭借这些技术来适应工作场所中AI的崛起。这一比例在2024年还不到 1%。
站在2024年的肩膀上
我们对2025年的科技发展
充满期待
2025年无疑将成为
科技创新史上的重要篇章
让我们共同期待
科技继续以其独特的力量
引领我们走向
更加辉煌的未来
本期内容到这里就结束啦
想看更多有趣又实用的内容
赶紧关注我吧
来源:科技日报、央视网、中国智慧城市导刊。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源版权图库创客贴,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原创图文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
来源: 科技日报、央视网、中国智慧城市导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