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71岁的刘奶奶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健康危机。在吃晚餐时,刘奶奶突然感到一阵剧烈的头痛,伴头颈部胀痛、恶心呕吐、四肢乏力、胸闷、心慌。家人紧急送其至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脑病科)。
主治医师姚婷接诊时发现老人病情进行性加重,头痛剧烈、喷射性呕吐、精神萎靡,考虑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能性极大。病情来势汹汹,医护人员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完善头颈部血管CTA和颅脑三维CT。刘奶奶被确诊为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这是一种极其危险的病症,需要立即进行手术治疗。
主治医师姚婷先为刘奶奶采取缓解血管痉挛、止血、脱水降颅压等治疗稳定病情。神经内科介入专家邓毫斌主任医师介绍,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致死率高,35%患者在到医院前死亡。
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血管内介入治疗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介入治疗是通过导引导管将微导管送至动脉瘤腔内,用弹簧圈栓塞动脉瘤,使动脉瘤内形成血栓,最终使动脉瘤消失。
这种手术创伤小、恢复快,避免了开颅手术的巨大风险。邓毫斌主任医师团队迅速开展脑血管造影+动脉瘤栓塞术+支架植入术,数小时奋战后手术成功,刘奶奶闯过首关。
然而,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致死率达22%-50%,即便接受治疗仍可能残疾,还面临血管痉挛、脑积水、再出血、癫痫发作等多种并发症,15%患者会在几周内再次出血。
神经内科团队为刘奶奶后续治疗制定了完整方案,姚婷主治医师为患者尽早实施了脑脊液置换术。经精心照料,刘奶奶症状缓解,能下床走动,最终无后遗症出院。
一、什么是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
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卒中类型,占所有脑卒中的5%~10%。它是指脑底部或脑表面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
动脉瘤并不是肿瘤,而是血管疾病,是动脉血管壁局部的异常扩张,就像是血管壁上出现的气球状隆起,如同体内的不定时炸弹,随时有破裂可能,引发蛛网膜下腔出血。
二、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症状有哪些?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以下症状,需要警惕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发生,并立即到医院就诊:
1、最主要的症状
突发的剧烈头痛是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最主要的症状,常被人们描述为“一生中最严重的头痛”,且伴有剧烈恶心、呕吐。
2、其他症状
除了头痛、呕吐外,还可能出现以下症状:头晕、脖子僵硬、视物重影或模糊、视野改变、偏侧肢体无力、癫痫、意识丧失、精神行为异常等。
3、预警性症状
血压异常升高或波动大、单/双侧眼皮突然下垂、眼球胀痛、面部疼痛或感觉异常等可能是脑动脉瘤破裂的前兆。
三、如何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
神经内科(脑病科)主任谢乐副主任医师介绍,目前没有专门针对颅内动脉瘤破裂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降低颅内动脉瘤形成和破裂出血的风险:
1、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定期体检、保持健康体重及适当运动(高龄人群应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过度劳累及用力咳嗽或排便等,成年人结合自身情况可选择慢跑、骑自行车等运动方式,量力而行)、戒烟或避免吸入二手烟、不过量饮酒、不熬夜。
2、控制血压:高血压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定期测量血压,并通过改变饮食习惯、减少钠盐摄入、定期服药等方式控制血压,避免血压波动过大。
3、健康饮食:减少脂肪摄入,增加新鲜蔬菜、水果、谷物等的摄入。
4、及时就医:发现身体不适,及时到去医院就诊,可通过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或CT血管成像(CTA)筛查脑血管情况;对于既往可疑有微小脑动脉瘤者,建议行脑血管造影(DSA)明确诊断并评估颅内动脉瘤大小。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脑病科) 姚婷 李璐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Wx)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