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拉萨1月7日电,记者7日从日喀则市委宣传部获悉,经初步排查,截至01月07日19时,定日县地震已造成126人遇难、188人受伤,28名重症人员转移到市人民医院救治;倒塌房屋3609户。此次地震成因是什么?还会发生较大强震吗?我们一起来看专家的解析:

01 专家解析地震成因

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组织专家对此次地震进行研究分析,定日6.8级地震震中位于青藏高原的拉萨地块内部,距离地震最近的断层为登么错断裂,距离约11公里,震源机制为拉张型破裂。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造成的青藏高原隆升、地壳缩短增厚和广泛的高原变形,是控制中国大陆西部构造变形的主要动力学机制。青藏高原南部地区同时受到南北向挤压和东西向拉张应力作用,高原内部发育有近南北向和近东西向的两种典型断裂。在这种强烈地壳形变作用下,拉萨地块及周缘断裂带活动尤为强烈。

1950年以来,拉萨地块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21次,最大为2017年西藏米林6.9级地震。因此,此次地震属于拉萨地块的一次能量释放。一般来讲,一次较大地震发生后,在其震源区及邻近区域会观测到余震活动,这些余震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强度和次数上逐渐减弱,过程中也会存在起伏活动。因此,原震区及附近地区近几日仍存在发生有感地震的可能

微信图片_20250108092305.png

1月7日在日喀则市定日县长所乡通来村拍摄的房屋倒塌情况。(图源:新华社)

02 余震发生时我们该怎么做

(1)地震后多久可以回家?

这主要看你家在什么地方。如果远离震中,不是地震灾区,地震平息后就可以回家了。

如果你家就离震中不远,或就在灾区,那是否回家就要谨慎,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地震较大,房屋破坏严重,那当然不能回家了。

如果房屋没有损坏或只是房屋有轻微损坏(墙体裂缝或构件物体掉落),此时也不要轻易回家,因为房屋已经受损,如遇后续余震或更大地震,房屋破坏隐患可能会扩大,产生更大破坏,对生命安全构成较大威胁。

此时,要尽量在空旷地带,最好是附近的应急避难场所等待。还需注意以下两点:

首先是地震专业机构对这次地震序列的判断,如果此次地震类型是主震余震型,则后续地震为更大地震的可能性较小。

其次,震后会有专业检测机构对房屋破坏进行鉴定,如鉴定结果可以入住,则房屋可以使用,就可以回家。

如果房屋没有任何破坏,在一段时间后(一般至少1天)可以回家。

(2)余震阶段我们该怎么做需要跑到房屋建筑外吗

地震灾害充满了不确定性,因此以上回答只是考虑了一般情况,公众还需在参考上述情况基础上,再结合自己所处环境和条件,采取安全可能性最大的措施,来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不管是主震还是余震,在室内宜避不宜逃,宜躲不宜跑,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地震应急避险安全性比较高的方法。

02 震中区次生灾害的应急措施

地震后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有雪崩、山体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火灾、化学品泄漏等,通常在短时间内对救援工作造成严重干扰,甚至可能加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科学防范这些次生灾害、制定有效的应急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地震次生灾害类型分析

1

雪崩

西藏地区的高海拔地带,尤其是定日县所在的山脉,常年积雪,地震发生后,强烈震动可能会引发雪崩灾害。震动可能使得积雪松动,滑雪区的积雪可能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山坡滑落,迅速形成大规模的雪崩。雪崩可能会掩埋村庄、交通设施和道路,给救援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扰。尤其是在震后余震频繁发生的情况下,雪崩的风险增大。

2

滑坡、泥石流与堰塞湖

西藏定日县地质环境复杂,震后山体稳定性显著下降,尤其是高山峡谷地带,山高坡陡,极易发生滑坡、崩塌及泥石流等灾害。强烈的地震震动可能导致岩土层松动、断层滑动,从而使得山体在降雨或融雪的作用下迅速滑落,进而可能堵塞道路、摧毁房屋、切断通讯和交通线路,并引发堰塞湖。

堰塞湖是由山体滑坡、崩塌等自然灾害堵塞河道形成的暂时性水库,若发生溃坝,可能引发灾难性的洪水,严重威胁下游地区的安全。这些灾害通常具有强烈的突发性和破坏性,且救援工作往往受到严重影响,给灾区带来极大挑战。

3

火灾与化学品泄漏

燃气管道、电力设施以及工矿企业的危险化学品存储设备等可能在地震中受到损坏,从而增加火灾及化学品泄漏的风险。特别是在震中区域的工业设施附近,地震可能引发火灾,或由于设备损坏导致危险化学品泄漏,严重污染环境,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安全。

据央视新闻消息,1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紧急下达1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西藏地震灾区灾后应急恢复,重点用于灾区受损道路桥梁、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应急恢复建设,推动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根据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地震救灾工作需要,按照应急管理部调运通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迅速组织相关储备库向西藏自治区调运棉帐篷、棉大衣、棉被、折叠床等22000件中央救灾物资,全力支持地方做好受灾群众救灾救助工作。

综合来源:科普中国、新华社、国家发展改革委、央视新闻、央视网等。

来源: 综合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