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迎来了其历史上的首次修订,这一重要立法举措不仅为全国的科普工作提供了新的法律框架,也为浙江省在科普领域的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浙江省的科学传播专家围绕此次修订展开了热烈讨论,分享了他们对新法规的看法和对未来科普工作的展望。
胡坚,2024年度浙江省首席科学传播专家TOP10、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普胸外科主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防治科普专委会常委
胡坚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颁布实施近20年来,为推动我国科普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此次科普法的修订是进一步加强科普领域法治建设的重要举措,充分落实了总书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重要指示精神,通过法治凝聚科普力量,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科普格局。
新修订的科普法明确了国家将科普置于与科技创新同等关键的位置。这意味着科普不再是科技创新的 “附属品”,而是与之相辅相成的重要力量。这需要我们医生改变科普的观念,尽管医生的日常临床工作十分繁重,不仅需要在医疗科技创新努力,更需要成为医学科普 “主力军”。
浙大一院普胸外科团队先后出版的科普专著
特别是肺癌,已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普通人常常闻癌色变。但实际上近二十年来,肺癌的治疗技术有了大幅提升,特别是外科手术已经从传统的开大刀,进步到微创胸腔镜和机器人手术,单孔甚至是无痕手术,手术创伤越来越小、术后康复越来越快,有望实现早期肺癌根治;而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实现肺癌的降期,不可手术的肺癌通过转化治疗变成可手术等,最终目标是让肺癌患者实现全生命周期的慢病化管理。这些先进的医疗技术和成果需要我们向全社会科普,促进大家科学认识肿瘤和增强抗癌信心。科学普及任重道远,科普要与科技创新并举,共同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宏伟蓝图。
因此,此次科普法的修订必将强化社会各界的科普责任,全面促进科学技术普及,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推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 科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