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黄湘红 段跃初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社交媒体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过度沉迷于这些平台,是否对我们的身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暂时离开社交媒体,对我们的心理健康和大脑奖励路径的重塑具有深远意义。
据《国家地理》报道,美国成年人平均每天在社交媒体上花费超过两个小时,而青少年则花费双倍时间。这一现象引起了成瘾医学专家安娜·伦布克的关注。她指出,社交媒体成瘾与毒品成瘾有着相似的机制,每一次点赞、评论或观看可爱猫咪视频,都会让大脑释放多巴胺,这种“感觉良好”的化学物质。
然而,长期过度使用社交媒体,会导致大脑多巴胺平衡被破坏,进而出现“多巴胺不足”的状态。伦布克表示,此时,我们需要更多的上网时间来恢复所谓的“正常”。这种恶性循环,正是导致“脑腐”现象的罪魁祸首。
为了探索社交媒体排毒对健康的影响,研究人员佩吉·科恩进行了一项为期两周的实验。研究发现,限制社交媒体使用时间至每天30分钟,大多数参与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如生活满意度提高、压力水平降低和睡眠质量提升。
这项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它揭示了社交媒体对我们大脑的潜在危害,提醒我们要关注自己的数字健康。其次,研究成果为寻求解脱社交媒体束缚的人们提供了科学依据,让我们知道“数字排毒”并非无稽之谈。
专家们纷纷表示,暂时离开社交媒体,有助于大脑奖励路径的重启。伦布克建议,最佳的排毒期为至少四周。即使短暂的休息,也能对改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另一项研究显示,让10至19岁的女孩们从社交媒体中休息三天,她们的自尊心和自我同情心得到了提高,身体羞耻感降低。
面对社交媒体排毒过程中的挑战,如渴望、焦虑等戒断症状,伦布克提醒我们,忍受这些不适感是大脑奖励路径重新启动的必经之路。随着时间的推移,渴望会逐渐消失,我们会在没有持续多巴胺冲击的情况下,度过更加轻松的一天。
此外,与他人分享排毒经历,可以让我们感到不那么孤单。在科恩的研究中,参与者们通过WhatsApp群组互相支持,共同度过排毒期。这种互助方式,无疑为成功克服社交媒体依赖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了保持社交媒体使用的平衡,伦布克建议在我们与社交媒体之间建立物理或心理障碍,如不在卧室放置手机或关闭通知。同时,用不那么即时的满足感取代快速刺激的多巴胺,如演奏乐器或烹饪,有助于保持大脑奖励路径的平衡。
最后,专家建议全年安排社交媒体排毒期,以保持健康的数字生活。正如伍德拉夫所说:“我们无法完全摆脱社交媒体,但偶尔的休息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评估这些平台的使用方式及其带来的感受。”
在这个被社交媒体充斥的时代,让我们勇敢地按下暂停键,为自己的大脑和心理健康创造一个宁静的空间。或许,远离繁华的数字世界,我们才能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这项研究不仅为我们揭示了社交媒体对大脑和心理健康的影响,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排毒方法。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让我们学会适时放下手机,拥抱真实的生活,关爱自己的身心健康。毕竟,人生的美好,不仅仅存在于虚拟世界的点赞和评论之中。
参考文献:Here’s what happens to your brain when you take a break from social media|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
来源: 科普文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