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又称异位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遗传过敏性湿疹等。由于患者常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其他特应性疾病,故被认为是一种系统性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最基本的特征是皮肤干燥、慢性湿疹样皮损和明显瘙痒。特应性皮炎患者有一些有助于疾病诊断的特征性表现,包括鱼鳞病、毛周角化、掌纹症、手足部皮炎/湿疹、眼睑湿疹、乳头湿疹、唇炎、复发性结膜炎、眶下褶痕、鼻下和耳根皱褶处湿疹、眶周黑晕、白色糠疹、出汗时瘙痒、对羊毛敏感、过度虫咬反应、白色划痕等。
一、病因有哪些?
(一)遗传:父母亲等家族成员有过敏性疾病史是本病的最强风险因素。
(二)环境因素:包括气候变化、生活方式改变、不正确的洗浴、感染原和变应原刺激等。现代生活方式(过于卫生、西式饮食等)及环境暴露(环境污染、被动吸烟等)。
(三)心理因素(如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也在特应性皮炎的发病中发挥一定作用。
二、会传染吗?
不会的。特应性皮炎是一种与遗传过敏有关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不是病原体直接导致的疾病。因此,与特应性皮炎患者接触是安全的,无需担心被传染。然而,特应性皮炎患者可能会因为皮肤屏障受损而容易感染细菌、病毒或真菌等微生物,但这并不是传染引起的,而是由于皮肤屏障功能减弱导致的继发感染。
三、有后遗症吗?
大部分皮疹痊愈后不留后遗症,部分患者可能有轻度的后遗症,如暂时性的皮肤色素沉着、疤痕。在重度儿童特异性皮炎患者中,睡眠障碍可以导致患儿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影响身体发育等。
四、能根治吗?
特应性皮炎通常无法根治。由于其病因复杂且难以完全消除,因此目前医学水平还无法从根本上去除本病的诱因,但通过综合治疗和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五、关于过敏原
(一)常见的过敏原有哪些?
食物过敏原通常有:牛奶、鸡蛋、小麦、花生、大豆、坚果、鱼虾和贝壳类。
吸入性过敏原主要是:屋尘螨、粉尘螨、屋尘、猫毛、狗毛、艾蒿。
接触性过敏原主要有:镍、新霉素、香料、甲醛、防腐剂、羊毛脂、橡胶、染发剂等。
饮食禁忌
(二)尘螨过敏怎么办?
1.减少生活和工作环境中的尘螨的含量
改变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尘螨适宜生存湿度为17-30℃,相对湿度75-80%,例如,保持室内湿度不超过50%。阻止尘螨食物来源,屋尘螨以人或动物脱落的皮屑为食,粉尘螨以粮食粉尘为食。例如:日常生活中不养宠物、不使用地毯,床上用品要清勤洗勤晒,窗帘和家庭装饰物应定期清洗,毛绒玩具采用60℃水清洗,避免软座椅,不挂壁毯,避免种植植物,定期吸尘或擦尘,定期使用防螨喷洒剂、清洗剂,床垫、床头、被子可以套上防螨虫材料罩或者套在黑袋子里,太阳暴晒1-2个小时。
2.尘螨脱敏治疗
可以有效的改善病情,降低疾病的严重程度,减少复发次数,降低患者发生气道过敏的风险。
避免过敏原
(三)食物过敏怎么办?
如果食物和皮疹的因果关系明确,建议避食4-6周,观察皮疹改善情况,如患者既往无严重过敏反应史,必要时进行食物激发试验。除非明确食物和发疹之间的因果关系,否则不推荐盲日忌口,过度忌口可导致营养不良。
六、洗浴注意事项有哪些?
建议洗浴温度32℃-37℃,洗浴时间5-10min。推荐使用低敏无刺激的洁肤用品,其PH值最好接近正常表皮PH值(约为6)。如皮损有感染倾向,可在盆浴时加入次氯酸钠(0.005%漂白粉)以抑制细菌活性,有助于缓解病情。洗浴频次以每日或隔日1次为宜。
七、保湿润肤
(一)保湿润肤剂怎么选?
保湿润肤剂分为霜剂和乳剂。霜剂中封闭剂含量高,滋润度高,一般在冬季和北方的春季、秋季使用。乳剂中保湿剂含量高,保湿效果好,适合在夏天和南方的春季、秋季使用。选择对特应性皮炎有益成分的保湿剂,例如含神经酰胺、天然保湿因子的润肤剂,尽量避免选择含有羊毛脂的润肤剂。
保湿
(二)保湿润肤剂怎么用?
外用保湿润肤剂是特应性皮炎的基础治疗,有助于恢复皮肤屏障功能。建议患者选用适合自己的保湿润肤剂,多次足量使用,沐浴后立即使用;儿童每周用量至少100g, 成人每周用量至少250g。
八、关于药物治疗
(一)常用的外用药有哪些?
1.外用抗炎药:(1)外用糖皮质激素:是特异性皮炎最常用的外用抗炎药,包括超强效、强效、中效和弱效制剂。超强效:0.1%氟轻松乳膏、0.05%氯倍他索乳膏;强效:0.05%卤米松乳膏、0.05%二丙酸倍他米松乳膏、0.1%戊酸倍他米松乳膏;中效:0.05%丙酸氟替卡松乳膏、0.1%糠酸莫米松乳膏、0.1%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0.1%曲安奈德乳膏;弱效:0.05%地奈德乳膏。(2)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0.03%和0.1%他克莫司软膏,1%的吡美莫司乳膏。(3)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2%克立硼罗软膏,已获批治疗年龄3月及以上患者轻度至中度特应性皮炎。
2.外用止痒剂:樟脑乳膏、薄荷脑软膏、5%多赛平乳膏等。
3.外用抗微生物制剂: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阿昔洛韦乳膏、酮康唑乳膏等。
4.其他的药物:氧化锌油(糊)剂、黑豆馏油软膏等。
外用药的用量
(二)外用糖皮质激素如何选?
应根据年龄、皮损性质、皮损部位、病期及病情严重程度选择不同剂型和强度的糖皮质激素制剂。轻中度皮疹建议选择弱效和中效的外用糖皮质激素;重度和顽固性的皮疹建议选择强效的外用糖皮质激素;儿童、老年人、皮肤薄嫩部位(面部、眼周、腋窝、腹股沟)一般选择弱效的外用糖皮质激素。急性期皮疹可选足够强度的外用糖皮质激素,以求在数天内迅速控制炎症。炎症控制后逐渐过渡到中效、弱效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或者非激素制剂。
(三)外用药物需要用多久?
急性发作期,躯干、四肢部位外用糖皮质激素一般不超过4周,面部和间擦部位外用糖皮质激素不超过2周。在皮损得到控制后,应过渡到长期主动维持治疗。轻度特应性皮炎建议维持用药3个月,中度特应性皮炎建议至少维持用药6个月,重度特应性皮炎建议维持用药9-12个月。
(四)怎样减少外用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种类、疗程,科学合理的进行药物调整。这样,就会很少或者不会发生副作用。
(五)新型生物制剂度普利尤单抗效果怎么样?
度普利尤单抗是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3(IL-13)单克隆抗体,可阻断IL-4和IL-13的生物学作用,对中、重度特应性皮炎具有良好疗效,能快速持续地改善特应性皮炎的皮疹和瘙痒,可用于长期维持治疗。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结膜炎。
(六)使用新药JAK抑制剂应注意什么?
目前,国内批准了两种口服JAK抑制剂——乌帕替尼和阿布昔替尼,均可作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二线治疗,起效快,疗效好。使用前和使用过程中,需要监测血常规、病毒性肝炎、结核、心血管疾病、肿瘤等相关指标。
(七)新型生物制剂与JAK抑制剂如何选择?
患者可以先使用生物制剂度普利尤单抗治疗,如果效果不佳,可停用后改用JAK抑制剂。根据临床用药原则,不建议将JAK抑制剂与生物制剂联合使用。
(八)能否口服或注射糖皮质激素药物?
原则上,尽量不用或少用此类药物,对病情严重、其他药物难以控制的急性发作期患者可短期使用。
(九)何为冷湿敷、湿包、封包?
1.冷湿敷:湿敷垫(4-5层纱布)浸入室温的溶液中,取出并稍加拧干,以不流水为宜,不可太干;然后放在患处,使之与患处紧密接触。每隔15-20分钟重新操作一次,每次持续1-2小时。
2.湿包:患者皮损处或全身涂药后,将纱布置入温热的水中浸湿,并覆盖于皮损部位,外层再包裹干的弹力绷带,或者干净的袜子、衣服。内层纱布每2-4小时重新打湿,夜间停止湿包治疗。
3.封包:皮损处外用糖皮质激素或其混合物后,用薄的塑料薄膜覆盖,并用敷料包紧,每晚一次。
(十)什么是特应性皮炎的阶梯治疗?
1.基础治疗:健康教育,使用保湿润肤剂,寻找并避免诱发因素。
2.轻度患者:根据皮损及部位选择外用糖皮质激素/ 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对症治疗;必要时,口服抗组胺药治疗合并过敏症(荨麻疹、过敏性鼻炎)或止痒;对症抗感染治疗。
3.中度患者:根据皮损及部位选择外用糖皮质激素/ 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控制症状,必要时湿包治疗控制急性症状;外用糖皮质激素/ 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主动维持治疗;NB-UVB 或 UVA1 治疗。
4.重度患者:住院治疗,系统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甲氨蝶呤、硫唑嘌呤、吗替麦考酚酯;短期用糖皮质激素(控制急性严重顽固性皮损); 新型生物制剂度普利尤单抗;UVA1 或 NB-UVB治疗。
作者:吴保华 广州开发区医院皮肤科
来源: 健康科普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