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致病细菌,因其在多定植于胃幽门(胃与十二指肠连接部位)、身体呈螺旋状而得名。1994年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I类(即肯定的)致癌物。据调查显示,我国HP感染率近50%,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胃肠道疾病,并和多种胃肠道外疾病相关,不仅危害人类健康,也加重了社会和家庭的卫生保健负担。
HP是一种致病细菌
幽门螺旋杆菌,英文名H.pylori,也就是我们常说的HP,是一种主要生存在胃内的细菌,也可出现于唾液、牙菌斑和粪便中,微需氧,不耐热。HP经口入胃后,未被胃酸杀灭的“残军”,凭借其身体形状之优势,迅速贴近酸度相对较低的胃上皮细胞表面,随后利用生成的氨中和胃酸,形成相对中性的环境,为其“安身立命”创造条件。定植成功的HP通过产生毒素引起细胞损伤,促使细胞释放炎症因子,并可引起人体自身免疫反应,最终导致胃黏膜的炎症,进而引发其他病变,如胃黏膜萎缩、溃疡乃至胃癌。
HP可导致多种疾病
HP感染者几乎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慢性活动性胃炎,也被称为HP胃炎;其中10~20%的HP感染者会出现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1~2%的感染者会发生胃癌或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HP感染是明确的胃癌致病因素,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致病作用。HP感染也可能导致胃息肉、胃粘膜肥大等较为少见的疾病。此外,HP感染还可能与缺铁性贫血、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维生素B12吸收不良等疾病相关。
HP感染是一种传染性疾病
HP感染具有传染性,传染源主要是HP感染者,主要的传播途径为口-口和粪-口传播,少见的传播方式包括水源性、食源性和医源性感染。共用餐具、共用食物、咀嚼后喂食、口对口喂食、亲吻、共用牙刷、饮用受污染的水、食用污染的食物等都可能传染HP。因此,HP感染呈现出明显的家庭聚集性。胃镜、咽喉镜检查或口腔检查治疗等可能造成医源性感染。
HP感染有多种检测方式
出现上述典型临床症状时,建议进行HP筛查;对于确诊胃癌及胃粘膜癌前病变的患者及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也建议进行HP筛查。但鉴于多数人感染HP后不会出现任何症状,如有条件可考虑将HP筛查作为常规体检项目之一。
目前诊断HP感染的方法可分为非侵入性方法和侵入性方法:
非侵入性方法:
尿素呼气试验:最常用的诊断方法,操作简便、准确性较高。分为13C和14C检测两种,两者灵敏度和特异度相当,前者无放射性,后者具有一定放射性,不推荐妊娠期、哺乳期及儿童使用。
HP粪便抗原检测:通过检测粪便中HP的代谢产物、死亡菌体等来判断是否存在HP感染,主要适用呼气试验配合不佳者,如儿童。
血清学检测:通过检测抗体来判断是否存在HP感染。抗体阳性可能是现症感染也可能是既往感染。抗体阴性可能出现于感染早期抗体未达到检测阈值而导致假阴性结果。该方法不能作为单独的诊断方式,主要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侵入性方法
快速尿素酶试验:将胃粘膜组织放入特殊试剂中,观察试剂是否变色,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性高,但其受活检标本中细菌密度、检测时间和温度影响,不适合作为根治治疗后的复查手段。
病理组织学检查:可在诊断HP感染的同时,确定定位感染的位置、评估胃粘膜病变类型和程度。
HP培养:是HP感染诊断的金标准,但耗时长,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高,目前主要用于难治性HP感染者的相关抗生素耐药检测。
分子生物学方法:成本较高,主要用于HP耐药基因型的检测,对指导抗生素选择具有一定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除血清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外,检测HP前需停用质子泵抑制剂、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至少2周,停用抗生素(包括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铋剂至少4周。
HP感染需要个体化治疗
一旦人体感染HP,很难自发清除,考虑到HP明确的致病性(尤其是对胃癌的“贡献”)和传染性,HP感染者应进行根除治疗。但不同个体间,根除HP的获益和风险存在差异。因此,如果确诊HP,建议首先至消化内科专科门诊就诊,由医生结合根除治疗带来的获益以及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药物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等个体化评估后确定治疗方案。
目前治疗的标准方案为四联方案,即两种特定的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甲硝唑,四环素+甲硝唑/呋喃唑酮等)+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等)+铋剂,治疗周期为10-14天。如初次根除失败,可在医生指导下换药进行再次根除。
(推荐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四联方案中抗生素组合、剂量和用法)
所有患者需要在根除治疗后评估根除效果,评估前需要停用治疗药物4-6周。评估方式首选呼气试验,粪便抗原检测可做备选。对于已发生胃黏膜萎缩或肠化生的患者,还需使用胃镜检查定期随访。
未感染者对HP普遍易感
尤其是经常食用腌制蔬菜、饮用不洁水源、长期使用植物油烹饪、吸烟的人群,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患者等。遗传因素也可能对HP易感性产生一定影响。
预防HP感染是胃癌防控最有效的策略
预防HP感染,生活中需要做到这些。
01 吃饭分餐、使用公筷,不互相夹菜。
02 定期高温消毒餐具,定期更换筷子。
03 减少外出就餐
04 饭前、便后洗手。
05 定期更换牙具。
06 不饮生水。
07 避免摄入过量油炸、腌制、高盐食品。
08 戒烟、避免大量饮酒。
09 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
虽然HP感染会增加胃癌的发生风险,但感染HP不一定得胃癌,胃癌患者也不一定有HP感染,因此不能简单的将HP感染和胃癌直接“画等号”。合理认识,加强预防,即使发现自己感染了HP,也不必过分恐慌,在医生的指导下评估和诊治,人人都可后顾无“幽”。
来源: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