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膨出,不少人看到体检核磁共振(MRI)报告上的这个专业名词时,都会有些紧张。
其实不用担心,在影像学里,这只是正常的椎间盘老化的改变,也是最轻微的一种退变表现。不过,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久坐、久站、经常弯腰、不当运动等不良姿势或生活习惯等,都可能导致或加重椎间盘膨出,还可能进展为椎间盘突出甚至椎间盘脱出。那么,对于椎间盘膨出,该如何正确应对呢?
什么是椎间盘膨出?
椎间盘膨出,是指椎间盘髓核、纤维环等各个部分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变松弛,导致外周纤维环匀称超出椎体终板边缘,椎间盘表现出向外突出或膨胀的现象。这一情况常见于腰椎部位,但也可能发生在颈椎和胸椎,比如腰椎间盘膨出、颈椎间盘膨出等。
椎间盘膨出多见于30-50岁中年人,且男性多于女性。其还常常“青睐”以下人群: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如搬运工、建筑工人等;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如办公室职员、司机、教师等;久坐少动尤其是长时间使用电脑或智能设备者;经常参与高强度或高冲击力运动的人群;妊娠期女性;吸烟、超重或肥胖者等。
究其原因,椎间盘膨出有多方面的因素。
一是,年龄增长导致椎间盘发生自然退变。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中的水分和弹性纤维逐渐减少,导致椎间盘失去原有的弹性和稳定性,容易自然发生膨出。
二是,车祸或运动损伤等急性或慢性脊柱损伤,长期保持久坐久站等不良姿势,以及过度负重或突然剧烈运动,如举重、跳跃等,都会使椎间盘承受异常压力,导致椎间盘损伤和加速其退变,进而引发膨出。
三是,部分椎间盘膨出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史,遗传因素可能在该病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四是,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加速椎间盘退变,增加椎间盘膨出风险。
五是,缺乏运动,会导致核心肌群力量不足。
六是,体重超重或肥胖人群,会增加脊柱负担。
由此可见,除了年龄、遗传等不可控因素外,椎间盘膨出与不当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
椎间盘膨出有无明显症状?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在久坐、久站,或长时间伏案工作后,会出现明显的腰部或颈部的不适,但活动后又无大碍。
这种情况是否就是椎间盘膨出的表现?
从某种意义来说,椎间盘膨出描述的只是椎间盘的一种轻微退变状态。椎间盘膨出发生时,因椎间盘中的髓核组织脱水出现退变,纤维环也会出现相应的退变。但纤维环向后膨出,并没有发生断裂,所以椎间盘整体向椎管内膨出,如同一个被压扁的轮胎一样。这种情况就可以引起腰部或颈部的不适,比如局部疼痛、活动受限、晨间僵硬等。当然,也可以没有症状。
局部疼痛
可能在弯腰、扭转或伸展时感到轻微的僵硬或不适,但通常不会严重影响日常活动。
轻微的感觉变化
能会有轻微的麻木或刺痛感,这些感觉通常是局限性的,不会延伸到四肢远端。
晨间僵硬
早晨起床时可能会感到轻微的僵硬,但活动后会缓解。
虽然椎间盘膨出只是椎间盘突出的一个前期表现,但如果人们在平时经常出现以上症状,就需要引起重视,尽量避免加重椎间盘膨出。
椎间盘膨出与突出是一回事吗?
因椎间盘膨出与椎间盘突出,只有一字之差,常常让人分不清楚,并混为一谈。椎间盘膨出和椎间盘突出是疾病的不同阶段。比如,腰椎间盘膨出是腰椎间盘突出的前期阶段,腰椎间盘膨出加重,便会发展为腰椎间盘突出。而且,两者的椎间盘退变会有不同的表现。
首先,椎间盘膨出是一种较为轻微的退变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椎间盘的外围结构纤维环仍保持完整,但整体呈现出轻度的膨隆,略微超出正常的椎体边界。相比之下,椎间盘突出则代表了更为严重的病理改变。在突出状态下,纤维环会出现局部破损,导致内部物质髓核从破损处明显向外凸出,显著超出椎体的正常边界。
其次,椎间盘膨出的症状通常较为轻微。患者可能会出现腰部轻微的酸痛或偶尔的钝痛等不适,但这些症状往往不会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而椎间盘突出则常常伴随更加明显和持续的症状。比如,患者可能会经历明显的腰部疼痛,这种放射性疼痛还可能会延伸到下肢。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肢体麻木、刺痛或肌肉力量减退等神经受压的症状。
然后,椎间盘膨出表现不显著。在MRI影像学检查中,椎间盘膨出通常表现为椎间盘向周围均匀地扩展,呈现出一种对称性的轮廓变化。这种变化虽然可以观察到,但通常不会过于明显。相反,椎间盘突出在影像学上的表现更加显著和特征性。它通常呈现为椎间盘在某个特定方向,如后方或侧方局部突出,形状往往不规则,容易识别。
因两者在病理变化程度、临床症状表现、影像学特征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后续治疗也不尽相同。
椎间盘膨出能通过手法“按回去”吗?
由于椎间盘膨出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那么椎间盘膨出能否早期发现、尽早治疗?
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当椎间盘膨出引起临床症状,才能作为一种疾病。临床上常通过MRI检查,来明确患者是否存在椎间盘膨出。因为其能直观地显示椎间盘的状态,在正常情况下,椎间盘是不会超出椎体边缘的,若影像学发现椎间盘超过椎体边缘,便会从影像学角度诊断椎间盘膨出。
有人认为,对于椎间盘膨出这种结构性的改变,可以通过按摩或其他手法“按回去”。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一般情况下,椎间盘膨出若无临床症状,是不需要特殊处理、特殊治疗的。如若伴随相关症状,通常会优先考虑保守治疗方案,包括建议患者适度休息;戴腰围、热敷、理疗、针灸、推拿等物理治疗;采用一些缓解症状的药物治疗,如止痛药、肌肉松弛剂和神经营养药等缓解疼痛、减轻炎症和促进神经恢复;以及调整日常生活习惯,进行康复锻炼等。
但如若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持续加重,并导致神经脊髓压迫,产生严重颈肩部、腰部疼痛或神经压迫症状,比如四肢放射痛、麻木不适,大小便功能障碍、行路不稳等症状,这表明不是单纯的椎间盘膨出,很有可能发生椎间盘突出甚至椎间盘游离脱出等情况,需要及时就医考虑更积极的干预措施。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当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从而恢复脊柱的正常功能和稳定性。
如何有效预防椎间盘膨出?
良好的生活方式,是有效预防椎间盘膨出的关键。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久坐、久站或长时间伏案工作;定期进行核心肌群训练,增强腰背肌力量;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超重或肥胖;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定期活动和伸展;正确搬抬重物,避免突然发力或过多弯腰;选择合适的床垫和枕头;戒烟,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确保充足的休息和睡眠;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游泳、散步等。
如果已经发现椎间盘膨出,此时应重视保护椎间盘,尽力避免损伤因素,并适当进行康复锻炼。
01 米字操
将头部当作笔,按照横、竖、交叉的顺序写米字,可以锻炼颈部的肌肉,并且锻炼颈椎。
02 打羽毛球
进行此项运动时头会有后仰的动作,能够锻炼到颈部后侧的肌肉,对于颈椎有一定的好处。
03 小燕飞
仰卧在床,以腹部为支点,上半身和下肢向后缓缓吊起,保持3—5秒后再缓慢放下,可以增加腰椎后部肌肉群的力量,从而保持腰椎的稳定。
04 游泳
游泳时颈部肌肉以及腰椎肌肉都可以得到全面的锻炼,而且水的浮力还可以减轻颈部以及腰部的负担。
05 瑜伽
瑜伽里的一些动作可以针对性的锻炼颈部以及腰部的肌肉,缓解颈部以及腰部压力。
需提醒的是,锻炼强度应根据自身的情况而定,注意循序渐进,不要过于勉强,以免造成运动损伤。一旦出现不适情况,建议及时就医。
来源: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