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后正式进入“数九寒天”,气温逐渐降低,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发病增多,发热患儿的数量明显上升。顺义妇儿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马艳秋指出,热性惊厥是婴幼儿发生抽搐的最常见原因;此外,异物阻塞气道造成窒息、癫痫、脑病等也可引起抽搐。患儿抽搐时,一定要避免按压、摇晃患儿、往口中放筷子、喂水喂药、针刺等错误做法,需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请求专业帮助。
发现患儿抽搐家长应该怎么做?
1、不要将患儿放在床边,避免患儿坠床。立即将患儿放在柔软平坦的床面上,远离尖锐物品、以免抽搐时患儿被意外扎伤。
2、避免让患儿头朝下。应将患儿侧躺,头稍后仰,或将患儿平躺,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以打开气道,清除口腔分泌物及呕吐物。
3、不要使劲按压固定患儿,以免发生意外损伤,包括骨折、脱臼等;不要用力摇晃、试图唤醒患儿。
4、不要试图将手指、筷子等放入患儿口中或上下牙之间。抽搐时患儿常牙关紧闭,此时任何东西都不容易放入上下牙齿之间,还可以造成患儿的副损伤,家长手指的损伤。除非在患儿抽搐开始之前及时放入纱布等柔软的东西,以防咬伤舌头,但这个时机很难捕捉。
5、抽搐时不要试图喂水喂药,此时患儿不能吞咽,不但无用,还可能造成误吸。
6、不要试图针刺、香烫穴位,除非您得到了医务人员的指导。
7、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120急救人员会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救治、转运患儿,且在去接诊的途中就给予家长电话指导。
8、在就医的途中,如果患儿仍然抽搐,让患儿侧躺,不要紧紧地束缚着患儿。发热抽搐的,避免包裹太厚,不利于散热。
婴幼儿大脑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异常神经放电导致抽搐。抽搐是婴幼儿常见的临床表现,大部分抽搐在数分钟会自行停止。家长需要做的是保证患儿抽搐时安全,不至于发生更大伤害,及时送医。
作者 | 顺义妇儿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 马艳秋
来源: 医药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