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重油重盐情绪焦虑烦躁长期暴饮暴食……你是这样吗?默默消化的“劳模”——胃它日复一日地为我们研磨食物、消化营养然而我们却不知不觉让它承受过重负担
国家癌症中心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胃癌的年发病人数超过35万,位列所有恶性肿瘤第5位;死亡人数超过26万人,位列恶性肿瘤第3位。近年来,****年轻人患胃癌的概率越来越高,****在全球已成为不可忽视的上升趋势。
近日,34岁的张女士(化名)
身体不痛也不痒却被确诊了**“胃癌之王”年轻人为啥会被胃癌盯上?保“胃”健康,该怎么做?一起看看!↓↓↓小块溃疡、小片糜烂**
竟查出“胃癌之王”
杭州34岁宝妈张女士去医院体检,结果宛如晴天霹雳。经检查发现,干干净净的胃里竟有一小片糜烂,活检病理显示为恶性程度极高的印戒细胞癌。
胃印戒细胞癌
**被称为“胃癌之王”**是胃癌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其癌细胞胞质内含大量黏液把细胞核挤向细胞的一侧外形酷似一枚戒指因此得名
“我没有任何不舒服啊,怎么会和胃癌扯上关系?”张女士怎么都想不通。经与医生沟通发现,**这可能与她三餐不规律,经常吃腌制食品有关。**好在发现及时,癌症还处于早期阶段。张女士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胃癌为何盯上年轻人?
现在年轻胃癌病例屡见不鲜,提到致病原因却往往突出“熬夜”和“吃外卖”这两个关键词,其实这并不全面。
胃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导致胃癌的高危因素包括幽门螺杆菌长期感染、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等患病史、基因易感性、长期嗜食腌制食物(如腌菜、鱼露等)和霉变食物以及具有熬夜、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因素等。
预防胃癌要打“组合拳”,重视综合健康管理。对于有高危风险因素的人,年过四十应开始“人生第一次胃镜”检查。防范胃癌重视这个致病元凶
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胃癌曾经被人们称为“穷病”,认为与欠佳的经济条件和不良生活习惯有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也出现了“此消彼长”的倾向,但胃癌的发病人数依然庞大。人们对胃癌依然不能掉以轻心,尤其不能忽视一个重要的致病“元凶”——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感染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通过共餐、接吻等方式都可以实现人际传播,而通过规范的药物治疗,可以控制幽门螺杆菌感染。
人们对于胃癌和幽门螺杆菌的关系,容易陷入两种误区:一种是一无所知,或者不以为然;另一种则是过度担忧。但感染幽门螺杆菌,**只是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并不是感染了一定会得胃癌。保“胃”健康****牢记六点
1.及时检测并根除幽门螺杆菌,它是造成胃癌的主要元凶。
2.有萎缩性胃炎、溃疡、息肉等胃病要积极接受正规治疗,不要自行服药,还应遵医嘱定期复查胃镜。
3.改善生活习惯,少吃外卖、烧烤、高盐、高糖、烟熏、烧烤、腌制食物。
4.不吸烟少喝酒,不熬夜;多吃新鲜水果蔬菜。
5.适量运动、减肥、舒缓压力,保持心情愉悦。
6.年过四十,尽早做一次胃镜检查,直系亲属如有消化道癌症患者,要尽量提前进行消化道内镜检查。
来源: 福建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