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学飞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主治医师
审核:申英末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主任医师
腹股沟疝作为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其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而逐渐上升,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然而,往往患者及家属对其缺乏深入的了解,从而产生不必要的担忧和误解。
下面让我们一起全面了解腹股沟疝,包括其治疗方法、术前准备工作以及术后护理,以此帮助患者在面对这一疾病时能够做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
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的器官或组织通过腹股沟区的薄弱或缺损部位向外突出形成的一种疾病。根据不同的病理特点,腹股沟疝可以分为直疝、斜疝以及股疝。尽管它们同属腹股沟疝,但在高发人群和临床表现方面却各具特色。
例如,直疝多见于老年男性,通常由腹横筋膜的逐渐变薄所致;而斜疝则常见于年轻人群,尤其是男性,多因先天发育异常导致;股疝则更多地出现在中老年女性中,特别是那些经历过多次妊娠的人群,原因在于分娩过程中盆腔的扩张加剧了腹股沟韧带下方的薄弱。
早期发现与治疗腹股沟疝至关重要。一旦发现症状,应立即到正规医院就诊,确诊后应尽早采取治疗措施。尽管这三种疝在临床特征上有所差异,但它们的治疗方法并无本质区别,主要依赖手术修补治疗。然而,股疝因其较高的嵌顿率而显得更为严重,患者应及时就医,以免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腹股沟疝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然而,需要明确的是,保守治疗如疝气带仅能起到临时缓解症状的作用,无法根治疾病。因此,在患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手术治疗是首选。手术方法根据病情不同可分为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两种,分别采用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方式。
对于准备接受手术的患者,术前应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心脏、呼吸系统、抽血及生化指标等,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患者需在头一天办理住院手续并完成相关检查,以确保手术当天能够顺利进行。
值得一提的是,现代腹股沟疝手术大多采用日间手术模式,即患者在当天完成手术并出院。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医院的床位周转率,还极大地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和经济负担。无论是开放手术还是腹腔镜手术,患者均可在短时间内恢复,恢复正常生活,极大减轻了患者的身体和心理负担。
腹股沟疝术后,患者需注意术后的护理和恢复。首先,患者应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术后活动量控制,一般建议在术后一个月内避免重体力活动,以促进伤口和补片的愈合。术后可能出现局部肿胀、积液等正常现象,一般会在一段时间内自行吸收。如出现异常肿胀或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此外,患者还需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术后一周应进行复查,观察伤口恢复情况并听从医生关于洗澡、活动等方面的建议。对于外地患者或不便来院复查的患者,可利用现代医疗媒体平台进行远程咨询和随访。
在术后饮食方面,患者一般无需特别忌口,但需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腹腔镜手术患者可能在术后初期会有轻微腹胀感,但随着气体的排出和肠功能的恢复,症状会逐渐消失。总之,患者在术后应遵医嘱进行护理和恢复工作,以确保手术效果和身体健康。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