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姜冠潮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支修益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主任医师
咯血,作为胸外科和呼吸科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其发生往往伴随着患者的紧张与不安。从专业的医学角度来看,咯血是指呼吸道或肺部出血,通过咳嗽从口腔排出的现象。这种现象并非孤立的症状,其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病因。
咯血与支气管扩张和肿瘤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特别是肺癌。在肺癌中,咯血尤为常见于大气道肿瘤或中心型肺癌。这些肿瘤生长在气管、支气管或肺段支气管开口附近,因肿瘤表面血管破裂或侵蚀周围血管而引发咯血。值得注意的是,周围型肺癌在早期往往不会有任何症状,包括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其早期发现多依赖于健康体检、胸部CT筛查。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肺癌引起的咯血预示着病情已发展至晚期,但对于大气道内的肿瘤而言,咯血可能在其体积尚小时即已出现。因此,对于出现咯血症状的患者,应尽早进行详细的医学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然而,咯血并非肺癌的专属症状,其病因实际上复杂多样。从呼吸道到消化道的多个部位出血均可能通过咳嗽或呕吐动作从口腔排出,从而被误认为是咯血。因此,医生在接诊咯血患者时,首先需要确定出血的来源。
呼吸道出血是咯血的主要原因,通常伴随着咳嗽动作。而消化道出血则往往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且出血量较大。此外,鼻咽部出血和口腔黏膜出血也是常见的咯血假象。这类出血多因空气干燥、鼻中隔弯曲等原因引起,表现为无咳嗽症状的痰中带血或黑色痰液。
在鉴别诊断方面,除了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和支气管镜检查也是不可或缺的手段。CT扫描可以直观地显示肺部病变情况,如肿块、支气管扩张等。而支气管镜检查则能够直接进入气道内部,观察出血部位并进行必要的活检或治疗操作。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咯血患者还常常伴随有其他症状,这些症状对于诊断咯血的原因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例如,咯血伴随大量脓痰,提示可能存在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扩张症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以反复咳嗽、咳脓痰和咯血为主要表现。其发病机制与支气管壁的慢性炎症和纤维化有关,导致支气管壁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管腔扩张和变形。
此外,咯血伴随低热、盗汗、乏力等症状时,应高度怀疑肺结核的可能性。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肺部并导致咯血、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同时,肺结核还可引起全身性症状如低热、盗汗、乏力和体重下降等结核中毒性表现。
对于咯血患者而言,及时的医学检查和诊断至关重要。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可以明确咯血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由肿瘤引起的咯血,应根据肿瘤的类型和分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于支气管扩张症和肺结核等良性疾病引起的咯血,则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身体状况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