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胃炎是怎么一回事呢?
胃炎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是多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急性和慢性炎症。 “胃”,你还好吗?急性胃炎多与饮酒、药物、机体应激状态等引起的急性胃黏膜损伤有关,少数抵抗力很低的人可能会因细菌感染而引发。慢性胃炎主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
2、得了胃炎,在日常生活中会有哪些表现呢?
胃炎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饱胀、疼痛不适、恶心、呕吐、反酸、嗳气、食欲缺乏等。少数患者会出现长期少量出血,可引起缺铁性贫血,患者会出现皮肤黏膜苍白、记忆力下降、乏力、头痛、眼花、心率增快、毛发干枯等症状。部分患者也可无明显不适。
3、容易引起胃炎的药物有哪些?
(1)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吡罗昔康、布洛芬等)可引起上腹痛不适,重者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2)抗生素(四环素、红霉素、甲硝唑、呋喃类等)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食 欲下降甚至胃肠出血。
(3)抗肿瘤药(氨甲蝶呤、5-氟尿嘧啶等)会不同程度刺激胃肠黏膜产生弥漫性炎症,会出现恶心、呕吐。
(4)肾上腺皮质激素类(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各种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泼尼松等)。
如必须使用上述药物时,建议给医生提供详细病史,严格按医嘱服用,尽量避免多种药物同时服用,适当选用安全剂型,也可以加用胃黏膜保护剂。
4、得了胃炎怎么办?
其实胃炎跟感冒是一样的,不是治不好,而是在饮食、生活习惯、气候等原因下发病或复发了。首先应去除病因,停止一切对胃有刺激的饮食、戒烟酒和药物,暂时禁食或流质饮食,多饮水;同时结合药物治疗,对严重原发病者可预防性使用抑酸药或胃黏膜保护剂;如果合并了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要联合用药彻底根除幽门螺杆菌。;经常有患者这样问,“医生,我得的是胃炎,你为什么不给我开消炎药呢?”这里需要和大家讲的是,胃内是一个特殊的环境——酸性环境,只有胃酸不断分泌,才能帮助食物消化,也正因为酸的环境,所以除了幽门螺杆菌外,其他的细菌很难生存下来,所以,胃炎不是普通细菌引起的,就没有必要一定要吃消炎药。
5、患了慢性胃炎饮食应注意什么呢?
饮食宜规律,进食易消化食物,戒烟、限酒,避免过于粗糙、辛辣刺激和过热的食物,少吃盐渍、烟熏和不新鲜食物,多新鲜水果、蔬菜等。
6、胃炎会癌变吗?
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具有一定的癌变风险的。胃黏膜萎缩被认为是癌变的基础。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由于长期的炎症反复刺激胃黏膜,表面的上皮、腺体出现明显的萎缩,固有层的纤维黏膜逐渐变薄。国内多年随访资料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绝大多数预后良好,一般认为其5-10年癌变率为3%-5%,10年以上10%;轻度异型增生10年癌变率为2.5%-11%;中度异型增生10年癌变率为4%-35%;重度异型增生10年癌变率为10%-83%。
来源: 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