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控制干体重
准确评估干体重并严格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避免超滤过多导致血容量急剧下降。定期与医生沟通,根据身体状况适时调整干体重数值,将透析间期体重增长控制在合理范围,例如不超过干体重的 3% - 5%,防止因超滤量过大引发低血压。
二、调整透析方案
告知医生低血压发生情况,医生可能会适当调整透析液温度、钠浓度以及超滤模式。比如采用低温透析,可使血管收缩,维持血压稳定;或者调整钠浓度曲线,减少血容量快速变化,降低低血压风险;还可尝试超滤曲线透析,根据患者的血容量情况调整超滤速度,使透析过程更加平稳。
三、避免透析前用药
透析前避免服用降压药等可能影响血压的药物,尤其是短效降压药。如需用药,应提前与医生商议,调整用药时间或更换药物种类,防止药物作用叠加导致血压过低。比如,将早晨的降压药推迟到透析结束后服用,确保透析过程中的血压稳定。
四、饮食合理搭配
透析前一餐避免进食过少或过多,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和碳水化合物,防止透析时因血糖过低或胃肠道血液重新分布引发低血压。例如,可选择吃一些面包、鸡蛋等食物,为透析过程提供稳定的能量支持,维持血压平稳。
五、补充血容量
对于容易发生低血压的患者,透析过程中可根据情况适当补充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或白蛋白等,增加血容量,提升血压。但补充量需由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精准把控,避免补液过多加重心脏负担。
六、加强身体锻炼
在透析间期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增强心肺功能和血管弹性,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提高身体对透析中血压变化的耐受性,降低低血压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例如,每周进行 3 - 5 次、每次 30 分钟左右的散步锻炼,长期坚持可使身体机能得到有效提升。

来源: 医路肾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