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这一隐匿的健康杀手。正悄然威胁着许多人的生命健康。而便血往往是它早期可能露出的马脚。
**1、**便血:肠癌的信号
60多岁一生勤劳节俭的李奶奶,相较于同龄人一直很健康,没有被慢性病困扰。然而,身体却逐渐出现了一些小状况。半年前,李奶奶只是偶尔在排便时发现手纸上有一些血迹。由于没有其他不适,她以为是痔疮发作,便没有太在意,只是自己买了些药膏涂抹。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便血的情况并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有时,甚至在粪便中能看到明显的血迹。便血的次数也从一星期一两次变成每天三四次。
因为疾病的隐秘性,李奶奶的不以为意,不和家人说,家人也无从知道。最终因为直肠癌并发肠穿孔于石门县中医医院肛肠科就诊。
经过一系列检查和手术中探查,肛肠科主任孙元旨医生发现李奶奶的直肠内有一个不小的肿瘤,而且已经出现肠坏死,肠穿孔及肿瘤局部扩散的迹象。经过进一步的病理分析,最终确诊为肠癌。
但由于就医的时间过晚,李奶奶已经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只能通过保守治疗来延长生存期……
**2、**肠癌,大多数是拖出来的!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疾病,却因为有**“便血”**这个共同的病症让不少肠癌患者放松警惕,一拖再拖。
罹患肠癌后,身体会发出一系列的异常信号,如排便习惯改变、大便变细等,但这些症状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其他病症。即便是出现了便血,也有很多人会先入为主认为是痔疮引起。再加上,肠道所处的位置尴尬,检查时需要做肠镜,不少人会因为抗拒检查而不及时去医院。
数据显示,肠癌的发生与肠道内存在息肉有直接关系,但息肉发展到肠癌需要几年到数十年时间不等,在这中间只需要进行一次检查,一般就可以预防其发生癌变。但很多人就是抗拒检查,发现息肉后也不愿意进一步处理或随访,以至于让良性疾病一步步拖成了肠癌。
此外,有研究发现肠癌的发生与不良习惯之间存在直接关系,经常久坐的人群罹患肠癌的风险会增加40~50%。
痔疮、肠癌傻傻分不清楚,究竟有什么区别?
痔疮是直肠下段、肛管和肛门缘的静脉丛曲张所形成的静脉团,属于人体“突起”病变,痔疮的本质是血管团。因此,其出血主要是各种原因(如久坐、免疫力下降、长期口服抗凝药、饮酒、辛辣刺激等)导致血管团局部破损所致。
直肠癌属于恶性肿瘤,是人体的“异常组织”。直肠癌的本质是肿瘤细胞和供应肿瘤细胞的小血管。因此,其出血来源多是癌浸润直肠黏膜使其表面溃烂或癌肿本身破溃导致。
症状一:出现便血
痔疮便血颜色鲜红,血不与粪便相混合,多沾在粪便表面,也可表现为大便前后的滴血。
直肠癌便血则表现为大便中混有血液、黏液、甚至脓液相互混杂在一起,不易分开。
症状二:便便变形
直肠癌往往伴有大便习惯改变、大便次数增多、排便困难等。还会引起大便变形,可呈细杆形、扁带形或茶褐色的大便。如果平时的便便很粗,突然间变成了铅笔一般细,也有可能是结直肠癌出现了。肿瘤变大,就会影响便便排出,所以会变细。
肠癌会引起排便次数增多,还会出现排便不尽和里急后重的感觉,所谓“里急后重”,就是指自己肠道不舒服,还想要再去厕所,却又拉不出来伴下身坠胀的感觉。
尽管肠癌如此可怕,但我们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预防肠癌。
首先,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粗粮如玉米、燕麦等。这些食物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减少有害物质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
其次,戒烟限酒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和过量的酒精都会损害肠道黏膜,增加肠癌的发病风险。再者,要坚持适量的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改善肠道的血液循环,增强肠道的免疫力。
最后,定期进行体检,尤其是针对肠道的检查项目,如便潜血试验、结肠镜等,如果检查结果出现异常,能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石门县中医医院 郑梦洁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Wx)
来源: 石门县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