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病虫科普·大蒜锈病】

新疆大蒜常发生锈病,如何防治?

据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报道,黑新两地科协于2024年10月28日签署合作协议。会议强调,加强科普资源对疆援助,为新疆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普支撑。另据佳木斯援疆12月8日召开援疆座谈会消息,会议指出,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努力开创新时代对口援疆工作新局面。

三江平原科普工作室(简称“三平科工”)科研人员表示,“黑龙江省科协、佳木斯援疆发出了援疆号召,作为党和国家培养的基层干部、植物保护领域的科普工作者、佳木斯市下辖的科协代表,决定通过线上——‘科普号’援疆,助推新疆农业高效能发展贡献龙江力量,从而保障国家蔬菜安全。”

新疆农业大学赵震宇和郭庆元教授编著的《新疆植物病害识别手册》中,记录新疆常见植物病害274种,有蔬菜病害38种,其中大蒜在新疆常见、多发”。那么,如何防治大蒜锈病呢?

三平科工科研人员表示,由葱柄锈菌引起的大蒜锈病,属于真菌性病害,主要侵染叶片和假茎,常造成蒜叶黄枯死亡。目前蒜农使用的杀菌剂主要有丙环唑、氟环唑。

为确保大蒜锈病的防控,蒜农在做好选用抗病品种、深翻田地、适期晚播、平衡施肥、减少灌溉、清洁田园等农业措施的基础上,应选用新颖高效能的杀菌剂控制大蒜锈病。也就是在蒜头形成期或刚见零星病斑时,每亩用18.7%丙环·嘧菌酯悬乳剂30—60毫升,兑水30公斤,进行叶面均匀喷雾,隔7—10天喷1次,可视病情喷施1—2次。也可在蒜头膨大期或初见零星病斑时,每亩用75%戊唑·嘧菌酯水分散粒剂10—15克叶面喷雾,隔7—10天喷施1次,视病情发展喷施1—2次。或在锈病发生初期,每亩用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30—40毫升,兑水30—40公斤进行喷雾处理,隔10天喷1次,可视病情施药1—2次,注意大风天或预计药后1小时内降雨,或在极端温湿度条件下及作物长势很弱时勿施药。

值得一提的是,使用上述药剂时,应避免与乳油类农药、有机硅助剂混用,同时还应防止药液飘移到邻近的苹果和樱桃园,以免造成药害。

来源:富锦市城东街道办事处(综合整理自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佳木斯援疆,病情来源:《新疆植物病害识别手册》;植保策略支持:科普中国信息员,黑龙江省志愿者,三江平原科普工作室科普农药工作者 郑庆伟)

来源: 富锦市城东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