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是诺如病毒性肠炎的高发期,学龄期儿童尤为易感。该病起病急,主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特别是儿童患者,恶心、呕吐症状更为多见,而腹泻症状相对较少,多数患儿在症状出现后3天左右可逐渐缓解。‌

而这时候,许多家长担心清淡饮食会导致营养不良,因此在症状缓解后急于“大补特补”,给孩子进食高热量、不易消化的食物。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提醒,这种做法极易引发不良反应——‌不完全性肠梗阻。

那么,什么是“不完全性肠梗阻”呢?

不完全性肠梗阻:不完全性肠梗阻是指肠道部分堵塞,但仍有部分肠内容物可以通过梗阻部位,与完全性肠梗阻相比,其特点在于患者仍可以排大便‌。儿童肠梗阻主要是由于肠管神经功能异常引起的肠管蠕动功能紊乱而产生的。多种疾病均可引起,如肠炎、败血症、肺炎等。

主要症状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及不排便。所以,当有频繁的呕吐、腹痛、腹胀时,需要及时就医。轻症的不完全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是可以缓解的,若不及时处理导致病情加重,有可能需手术治疗。

所以,胃肠炎、腹泻病患儿在症状缓解后,也需要清淡易消化饮食,不能立即“大补特补”。

我们应该怎样调整饮食及预防呢?

1.母乳喂养者

母乳喂养者,可继续哺乳,减少哺乳次数,缩短每次哺乳时间,哺乳时每侧母乳不要吸空,暂停添加辅食。

2.人工喂养者

人工喂养者可喂米汤、腹泻奶粉等,待腹泻次数减少后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粥、面条,少量多餐,随着病情稳定和好转后,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年长儿同时还应避免进食易产气的食物。

3.呕吐严重者

呕吐严重者,可暂时禁食禁饮4—6小时,待好转后继续喂食,由少到多,由稀到稠。

4.健康的饮食习惯

进食后避免剧烈活动,避免暴饮暴食增加肠道负担,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5.规律的排便习惯

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保持肠道通畅,可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肠道蠕动,便秘时可以适量使用通便药物,如:开塞露、肥皂条等。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 儿科 徐亚丽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Wx)

来源: 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