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的下降

鲨鱼裤因其**“塑形、时尚、保暖”**的特性

在年轻人中流行起来

#鲨鱼裤成了年轻人新秋裤#

#医生提醒别把鲨鱼裤当秋裤穿#

#长期穿鲨鱼裤易增加真菌感染风险#

这些相关话题陆续升温

鲨鱼裤当秋裤穿真的有这么多危害吗?

今天科博士带大家去一探究竟

"鲨鱼裤"通常采用合成纤维制成,质地看起来会像鲨鱼皮一样略带光泽感,为了更好地展现腿部曲线,不但需要高强弹性,内里还要加绒,以达到又修身又保暖的效果,所以才被称为"鲨鱼裤"。

有些人感慨鲨鱼裤“可外穿抗风,也可内搭保暖”“终于有了既保暖又时尚的秋裤替代品”。而皮肤科医生则提醒,鲨鱼裤将皮肤紧紧包裹,长时间穿可能导致皮肤无法正常新陈代谢,也会影响血液循环,且更容易增加体癣、毛囊炎等皮肤病风险

去年冬天,就有过年轻女孩长期穿鲨鱼裤得了“怪病”的新闻报道。为了达到瘦腿效果,浙江姑娘小付特意买小一号鲨鱼裤穿,后来得了“怪病”——吃完饭就腹痛,其他时间又一切正常。为此,她还专门检查了肠胃,结果都没问题。后来,她的腿上又出现一些红色丘疹,经医生诊断,所患的是毛囊性丘疹,这两个症状均和她长时间穿着过紧的鲨鱼裤有关。

医生解释,像小付那样饭后一到两小时内会腹痛,并且反反复复发作,是长时间穿紧身裤压迫腹部引起的。而毛囊性丘疹也是因为长期穿鲨鱼裤摩擦皮肤所致。不仅如此,过紧的鲨鱼裤还会压迫下肢,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如果保暖不当还会引起寒冷性脂膜炎(即大腿外侧出现青紫性肿块,肿块发硬且痛感强)。在听了医生的建议后,小付停止了穿鲨鱼裤,果然,饭后腹痛的情况就消失了。

有皮肤科医生提醒,下肢受到紧紧地束缚,容易导致一些跟血液循环相关的皮肤病产生。比如紫癜类的血管炎,包括淤积性皮炎等;而皮肤容易因为包裹太紧不透气造成细菌、真菌感染,引起瘙痒,甚至是体癣、股癣、毛囊炎等问题。

像这种由于穿着过紧的裤子,尤其是紧身裤,引起的一系列身体不适和健康问题,被称为“紧身裤综合征”。“紧身裤综合征”可不只限于消化和皮肤问题,由于下身长期紧裹,还可能会引起男性的精子数量下降、女性的妇科炎症等。

不要以为,偏爱鲨鱼裤、紧身牛仔裤的往往是年轻女生,其他人不必担心**“紧身裤综合征”**发生在不追时髦的自己身上。

其实,“紧身裤综合征”还有一个学术名,叫作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也叫感觉异常性股痛。这种疾病的主要表现是大腿前方、外侧的麻木、疼痛,还有人描述会有一种烧灼感和酸胀感。

之所以被戏称为“紧身裤综合征”,是因为它的发生与着装有着高度相关性:一百多年前,当时欧洲的贵族名媛、绅士们流行束腰服饰,这种病症逐渐增多,并开始被重视后,随着流行转变,它的发病率也很快降低;现代社会中,不少人喜欢穿戴紧身服饰,裤兜里装有钥匙、手机等硬物,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又有升高趋势。这提醒我们:其实不少中老年人因为身体发福,裤子不合身了也没有发现,加上活动量减少,长时间久坐,更需注意警惕“紧身裤综合征”。

鲨鱼裤虽然有塑形、御寒的功能,但由于面料弹性小、不透气,容易影响血液循环,损害健康。因此,冬季穿着应避免选择过于紧身的衣物,以下是一些关于冬季穿着的注意事项:

(1)

高领毛衣

高领毛衣可能会对颈部造成压迫,尤其是当领口过紧或材质过硬时。颈动脉窦位于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处的膨大部分,它含有敏感的神经末梢,能够感知外界压力,并参与调节血压和心率。过高或过紧的衣领,以及围巾、领带等紧束物,都可能压迫颈部,导致肌肉紧张、呼吸困难等。

(2)

防寒内衣

保暖内衣在冬季很受欢迎,但一些产品由于采用复合夹层材料,虽然保暖效果好,却可能透气性不佳。穿着这类内衣时,出汗后汗液中的尿素、盐分等不易蒸发,可能会导致皮肤瘙痒和接触性皮炎、湿疹等问题。因此,对于老年人来说,选择透气性好的纯棉内衣更为适宜。如果需要穿保暖内衣,建议不要直接接触皮肤,可以在内层穿一件纯棉内衣。

(3)

瘦腿袜

虽然瘦腿袜和静脉曲张袜的原理相似,但长期穿着可能会导致下肢血管受压,影响血管功能,引发下肢静脉曲张、静脉炎、脉管炎等周围血管疾病。瘦腿袜通常含有氨纶,透气性较差,可能会引起皮肤过敏,特别是对于易过敏体质的人来说,不建议经常穿着塑形丝袜。

时尚固然重要

健康更为宝贵

在选择鲨鱼裤作为秋裤时

我们应三思而后行

避免因追求时尚而牺牲了健康

穿衣舒适、健康

才是冬季保暖的王道

本期内容到这里就结束啦

想看更多有趣又实用的内容

赶紧关注我吧

来源:人民网科普、央视财经。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源版权图库创客贴,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原创图文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

来源: 人民网科普、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