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是一个常见病,多发病,是因眼压超过了眼球内部组织所能承受的限度,而引起的一组以视乳头萎缩和视野缺损及视力下降为共同特征的疾病。
1.为什么会得青光眼?
我们的眼球内部在正常情况下是有“一汪活水”循环往复,除了维持一定的眼球内压力,更能给眼球内的各种组织提供各类营养物质,带走代谢废物,从而保证眼球的正常功能。由于各种原因,循环通道发生阻塞或者病变,“活水”就会变成“死水”,在眼内聚积,引起高眼压,从而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
2.得了青光眼有哪些表现?
青光眼早期症状主要为:
(1)经常感觉眼睛干涩、酸胀、疲劳不适,休息之后会有所缓解。
(2)视物模糊、近视眼或老花眼突然加深。
急性发病时来势凶猛,症状急剧。前可有一过性或反复多次的小发作,表现为突感雾视、虹视,伴额部疼痛或鼻根部酸胀。发病时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剧烈眼胀、眼痛、畏光、流泪、头痛、视力锐减、眼球坚硬如石、结膜充血,伴有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急性发作后可进入视神经持续损害的慢性期,直至视神经遭到严重破坏,视力降至无光感且无法挽回的绝对期。
3.得了青光眼应如何正规治疗?
如果已经确诊患上青光眼,应听从专科医生安排,抓紧时间治疗,快速降低眼压,保护视神经。高眼压症状缓解后,通常需要行手术治疗,以达到长期保持正常眼压的目的,最大限度地保住视力。
4.青光眼可以预防吗? 如何预防?
青光眼并没有那么可怕,是可防可治的。对于一只眼睛已经确诊为青光眼的患者,本人及家属一定要听从医嘱,尽快处理对侧眼,接受激光预防性治疗或适当提前做白内障手术,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对侧青光眼大发作的可能性。最后还需要提醒各位朋友,如果自己的直系亲属确诊了青光眼,40岁以后最好每年做一次眼科检查,防患于未然最重要。
来源: 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