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些中老年人,偶尔或持续出现半身麻木,有时还伴有口唇发麻、舌麻、面麻等,也没有在意,自以为上了点年纪,这点“小毛病”算不了什么,直到麻木加重,甚至出现该侧肢体无力或瘫痪时,才追悔莫及,到医院检查治疗。这些“小毛病”可能就是中风的“警报”,不可掉以轻心,那中风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1.中风是怎么回事? 哪些人容易发生中风?
中风即卒中,一般是指脑卒中,也就是大脑供血系统出现了问题,是我们常说的脑出血性疾病和脑缺血性疾病的总称。缺血性疾病包括脑供血不足、脑血栓、脑栓塞;出血性疾病包括脑溢血等。中风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五高”的特点。在现代生活的快节奏、高压力下,随着高脂高糖等饮食习惯的改变,中风有明显年轻化倾向,我们应提高警惕,早发现、早治疗。哪些人容易发生中风,应提高警惕呢?
(1)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是中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2)糖尿病患者。
(3)血脂异常患者。
(4)心脏病患者。
(5)肥胖人群。
(6)吸烟人群。
(7)过量饮酒人群。
(8)缺乏运动人群。
(9)不良饮食习惯人群。
(10)心理压力过大人群。
2.中风有哪些早期危险信号?
中风虽然来势急骤,但在发病之前数分钟至数天内会出现各种先兆症状,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1)各种运动障碍:身体一侧或双侧、上肢、下肢或面部出现无力或活动不灵。
(2)感觉障碍:口唇、面舌、肢体麻木,耳鸣、听力下降。
(3)单眼或双眼突发视物模糊,或视力下降,或视物成双。
(4)言语表达困难或理解困难。
(5)头晕目眩,失去平衡,或任何意外摔倒,或步态不稳。
(6)头痛,通常是严重且突然发作或头痛的方式与往日不一样。
(7)性格、行为、智能方面突然一反常态。
这些症状可以是一过性的,也可以反复发作,逐渐加重,发现后要尽早采取措施加以控制,以减少疾病进展的危害。
3.出现中风的症状后,应该怎么办呢?
(1)如果发现家人有中风的症状,要让其保持镇静,卧床休息;可将其头偏向一侧,以防痰液、呕吐物吸入气管。
(2)紧急拨打“120”急救电话,尽快选择能治疗中风的专业医院。中风最佳治疗时机是发病后6小时内,不能等待自我好转,以免失去了最佳治疗时间。通知周围人或家人,并且让了解病情的家属陪同入院以便向医生提供详细病史。
(3)如果患者昏迷并发出强烈鼾声,可能是舌头后坠堵住了呼吸道,可用手帕或纱布包住舌头,轻轻向外拉出。
(4)如果家里有血压计,应测量并记录血压,注意不要随便吃药,以免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或者因为脑卒中的吞咽问题造成呛咳、误吸,增加后期恢复和治疗的难度。
(5)搬动患者时,最好用担架,途中避免颠簸。
来源: 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