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作为医疗救治的重要场所,其环境设置对于患者的安全和医护人员的操作至关重要。然而,许多患者在进入手术室时,常常因为室内温度较低而感到寒冷。下面,湖南省直中医医院麻醉手术部专家就来和大家聊聊手术室的“冷知识”。
手术室为什么这么冷?
1、环境
由于手术安全需要,手术间的温度须维持至21℃-25℃,相对湿度在30%-60%。
2、穿着
手术患者穿的病号服通常比较单薄,在患者进入温度调至21℃-25℃的手术间里,通常会觉得比较冷。
3、消毒及手术
在术前,手术医生会为患者常规进行皮肤消毒,皮肤暴露的范围比较广,而消毒液蒸发也会带走一定的热量;若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大需要大量输血、快速补液,或者需要大量的液体冲洗术野、术腔时都会带走身体部分的热量。
4、手术麻醉
若手术时间比较长,患者体腔与手术间的冷环境接触时间延长,导致患者机体产热减少;麻醉药可抑制血管收缩,导致患者机体散热增加,这也会使患者的体温下降。
5、心理
患者对于手术的恐惧、紧张及焦虑等心理因素,都会使患者不自觉的“寒颤”。
为什么手术室温度要调这么冷呢?
1、降低感染风险
由于手术间环境比较密闭,高温条件下容易导致细菌大量繁殖,导致手术感染的风险增加。
2、预防出汗及脱水
手术过程必须保持无菌操作,手术开始前需要在患者身上铺盖无菌单,加上手术无影灯的照射,如果手术间总体温度过高,会导致病人和手术医生出汗,汗液会污染手术区域;手术时间较长者,严重可能还会出现脱水的情况。
3、利于集中注意力
较低的温度可以使医护人员们集中注意力,保持清醒,使其更快、更好地完成手术。
4、保障设备正常运行
手术室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会影响手术间各种监测及手术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从而影响手术进展。
我们如何“手护”患者的“暖”呢?
1、设定空调温度
手术间的温度应维持在21℃-25℃,相对湿度在30%-60%。在患者进入手术间前我们会先将温度调高至24℃-25℃,再根据手术不同时段来及时调节手术间温度。
2、注意保暖
对患者手术区域以外的部位加盖被服,尤其对进出手术室途中更加注意覆盖包裹,尽量减少患者皮肤暴露。
3、加温毯
为了预防术中患者低体温的发生,在患者躺在手术床上后会在身上铺盖一个温暖的秘密武器——“加温毯“,它可以通过设备控制使加温毯处于一个恒温的状态,让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都感觉“暖暖的”。
4、输液加温仪
静脉输注的液体及血制品,将其加温至37℃,可减少“冷”刺激带来的低体温,减少机体热量的消散。
5、大液体加温
使用加温后的络合碘为患者进行皮肤清洁与消毒,减少患者体温流失,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同时对患者需要用到的冲洗的液体进行加温,减少腹腔脏器以及浅表组织的体温丢失,确保患者安全舒适。
6、持续体温监测
手术中我们会实时动态监测患者体温,针对患者的体温变化和需求,及时为患者调整保暖措施。
做温暖的手术室
通过采取这些人性化措施,手术室内的低温环境对患者体温的影响得到了有效控制。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时,不仅能够享受到安全的手术环境,还能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温暖与关怀。这种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正是现代医疗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来源:湖南省直中医医院 麻醉手术部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Wx)
来源: 湖南省直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