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斜视?

斜视是指一只眼睛注视某个目标时,另一只眼睛无法注视目标,呈现偏离状态,即两只眼睛的视轴不平行。根据斜视眼睛偏离的方向,大致分为以下4种。

斜视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的眼睛周围有6条眼外肌,相互制约以保持平衡,让眼球位于眼睛中央。可以将相互制约的眼外肌理解为生活中常见的一项体育运动——拔河。如若两侧力量均衡,眼球就处于中央位置,也就是正位;一旦两侧力量的均衡被打破,导致一侧力量偏大,则眼球就会向力量大侧偏斜,即发生了斜视。

斜视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有先天性因素,也有后天性因素。

先天性因素:

先天解剖因素:先天性眼外肌位置发育异常或眼外肌本身发育异常。

遗传因素:这种遗传并非全部遗传,可能隔代遗传到下一代子女身上。

后天性因素:

由于外伤、高度近视或者全身疾病(如甲状腺疾病)等导致的斜视。

如何判断真假性斜视?

一旦发现孩子可能患有斜视,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先去正规的眼科医院或者眼科门诊确诊是真性斜视还是假性斜视。假性斜视即看起来好像存在斜视,但却不是真正的斜视,只是由于某些原因导致视觉上感觉有斜视,此类假斜视无需任何治疗。当眼睛周围共同协作、相互制约的六条眼外肌发生力量失衡,平衡被打破后向一侧偏斜,即发生了真性斜视。

假性内斜视。大多数家长在看到左图时总感觉孩子有“斗鸡眼”,感觉两只眼睛向内偏位,原因是内眼角处的白眼球露的比较少,或者两边白眼球露的不对称,所以在视觉上造成了斜视的感觉。但是当我们把他的内眼角提起来以后再看(右图)发现其实两侧是对称的。

映光点:手电筒照射眼睛后,在“黑眼球”上形成的光点。

斜视怎样治疗?

一旦确诊为真性斜视,首先得明确是什么斜视,如内斜视、外斜视或垂直斜视。对于内斜视、外斜视,但治疗手段却不尽相同。

内斜视,俗称“斗鸡眼”,大致分为三类。

1、只需戴上眼镜,斜视就能治愈,此类斜视称为调节性内斜视,这一类型的斜视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眼睛先天发育不良,存在一定的远视度数。由于眼睛发育不良,导致视物不清,但眼睛在发育过程中又希望能看清物体,所以就会“使劲”看,一“使劲”,眼睛就会发生内斜。

如图右眼注视时,左眼呈现明显的内斜眼位,戴镜后明显双眼眼位正常。

戴眼镜没有任何作用,只能通过手术矫正,此类斜视称为非调节性内斜视。

既要戴眼镜治疗,也需要手术矫正,此类斜视称为部分调节性内斜视。造成此类内斜视的原因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斜视度数是由于眼外肌力量不均衡导致,可通过手术进行矫正;另一部分是由于屈光异常引起,只能通过戴镜治疗。所以这类内斜视的治疗原则就是手术和戴镜。

如图右眼注视时,左眼呈现明显的内斜,戴镜后内斜明显好转,但未完全矫正,仍有部分内斜,此部分内斜通过手术治疗。

外斜视、垂直斜视及其他类型的斜视绝大部分是需要通过手术解决的。

斜视手术治疗的原理及术后注意事项是什么?

斜视手术的原理就是将已被破坏的平衡重新建立,使眼球重新回到中央。简而言之就是将强的力量减弱,将弱的力量加强。而具体需要加强多少量、减弱多少量则需医生通过特殊的检查工具——三棱镜计算出来。手术过程中医生将眼外肌勾出,将其重新调整至一个新的位置,建立新的平衡即可。

那斜视手术会不会影响视力或者术后眼周围是否会留下瘢痕呢?斜视手术其实是一个微创手术,一个将眼球扶正的手术,仅在眼球周围的眼外肌上手术,未进入眼球内部,所以斜视手术不会影响视力。手术的切口在白眼球上,术中出血量极少,术后早期多数仅表现为眼红。除非为瘢痕体质人群,大多数人术后伤口完全愈合后几乎观察不到瘢痕。

如果患了斜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斜视主要影响外观,因此对于成年人来讲,纠正斜视更多的是美容手术,主要用于解决美观需求;但对于儿童或者发育期的青少年来讲,斜视除了影响美观,最大的影响是对双眼视功能的破坏。由于外观的异常,往往会对人际交往造成困扰及产生自卑心理,不愿或不敢与人目光交流,可能引起青春期的儿童心理发育不健全。同时,斜视导致的双眼视功能的破坏也会限制后期职业的选择。早期及时手术可以尽早恢复美观,重新建立双眼视功能,将斜视对人们生活工作的影响减至最低。

来源: 科普江西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