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桂北地区下雨、低温天气较多,早晚温差大,给蔬菜的霜霉病发病提供了有利条件,如西红柿、黄瓜等,一旦病害大面积暴发会造成减产和品质下降双重损失。所以,霜霉病重在预防或在发病初期及时做好防治,避免遭受经济损失。

一、发病特征

幼苗发病,子叶表现为正面不均匀的褪绿、黄化,逐渐产生不规则的枯黄斑,在潮湿的天气条件下,受病子叶的反面可产生一层疏松的灰黑色或紫黑色的霜霉层。

成株发病多在植株进入开花结果期之后,一般是由下部叶片开始发生。发病初期在叶片正面叶脉间隐约可见淡黄色病斑,没有明显的边缘,黄色病斑的反面出现明显的受叶脉限制,边缘清晰的水渍状多角形斑点,在清晨露水未干前观察尤其明显。病斑继续发展,正面表现为黄褐色至褐色,受叶脉限制的多角形病斑,反面在潮湿的天气条件下产生一层灰黑色或紫黑色的霜霉层,在高温干燥的条件下,病斑停止扩散。

二、防治方法

一旦叶片出现水侵状斑点,立即喷防治霜霉病的药液,对增产提质具有现实意义。

发病初期可选用9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400~ 500倍液、58%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药剂喷施防治。

雨后初晴立即喷药预防,雨季喷药频率为一星期喷一次。喷药时叶面叶背都要喷施,重点喷施叶背。

作者 | 广西灌阳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陆 超

来源: 陆超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