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猪价低迷,给猪场的生产管理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显著的,特别是在防疫、健康管理方面更是促襟见肘。从经验和教训来看,每一次猪周期的底部,都是防疫最艰难的时候,也是猪病最严重、最麻烦、最困难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养猪从业者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进行探讨。
一、猪场防疫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首先是成本压力的问题,这关系着每一个养猪从业者。一是猪价低迷,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上价;二是饲料价格上涨,因为每天猪都要消耗饲料,这个开支是非常大的;三是猪价好的时候,大家都在扩大生产,基建的投入非常大,资金压力巨大;四是非瘟的问题,疫病防控是按照生物安全的方式方法去运行的,行内基本上认可防非瘟的成本要30~50元/头,在没有非瘟的年代,整个动保成本才30~50元/头,现在防非瘟就已经占用了以前整个预算。
其次是猪群健康的系统性压力。由于生产节奏、疫情、非瘟、猪价等因素,形成了整个养猪业系统性的压力,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是压栏、批次不清、密度过大;二是饲料价格的上涨,导致寻求低品质饲料代替,饲料品质下降影响到猪的健康,造成疾病风险的积累;三是猪多了,互相传播的压力大了,疫情风险也加大;四是非瘟的压力没有减轻;五是国家出台了饲料禁抗的政策,给猪场精准用药、给药方法都提出了挑战,各种药物如何改变、如何使用、如何提前用,都是养猪业面临的现实问题;最后一个是防疫预算不足的问题。
养猪业的防疫模式也在随着疾病的复杂化而发生改变,从传统的个体防疫、群体防疫模式,到现在的生物安全防疫模式。从业者要理清楚养猪业各种疫病适用哪种防疫模式,不能混淆。针对每一种疫病,采取的防疫模式是不一样的。
二、猪场如何做好防疫管理,保障生产
第一要统筹规划。要有一个整体的思路,毕竟每一种病对猪场的实际影响具体到每一个猪场、每个猪群都是不一样的,只有养殖者自己知道这个病在猪群里的权重是多少,重要性有多大,要统筹去规划。
第二要补最短板。在经济模型里,木桶效应最短的那个,就是最值钱的、最有效的。比如现在细菌病很厉害,就要想办法查清楚是哪种细菌病感染,然后去治疗那个细菌病。
第三要方案务实。不能务虚,要精打细算,要一分钱起到一分钱的作用,方案要真正的落到实处。疫病管理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技术人员想得很好,然而落实的时候打了折,在低成本运行的时候,很容易出现问题。
第四要改善环境。疾病不是凭空发生的,除了有病原,还与养殖环境密切相关,现在在猪场里面,人员进出有限制,如果猪场再减群的话,在人员相对充足的条件下,应当将人员合理地用于环境改善、精细饲养。
第五要以防为主。要预见未来、预见到病,然后有方案、有预案,在必要的时候,实施预案,达到以防为主的目标。
作者 丨 广东汕头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陈俊敏
来源: 陈俊敏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