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统计数据
超过70%的老年人
存在不同程度的口腔问题
牙齿脱落、牙周病、口腔干燥症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咀嚼功能和饮食习惯
还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全身性健康问题
老年人口腔健康的认识误区
“牙齿自然脱落是老年人的常态”
并不是所有的牙齿自然脱落都是老年人的常态,有些情况是由于不良的口腔卫生或牙齿疾病导致的。
“老年人没有必要修复掉落的牙齿”
事实上,缺少牙齿不仅会影响口腔健康,同时会影响咀嚼和消化,如牙齿移位、咬合不准、口气不良等。因此,老年人也应该注重修复牙齿,保持牙齿健康。
“老年人不需要注意口腔卫生”
老年人的身体状态通常比较脆弱,口腔卫生不好容易感染,导致口腔疾病的发生。因此,老年人的口腔卫生同样需要注意和维护。
从生活点滴维护口腔健康
01
坚持早晚刷牙
老年人只要还有牙齿,就应每天早晚刷牙。刷牙时不可大力横刷,以免损伤牙齿和牙龈。
根据牙缝大小选用邻面清洁工具。牙龈萎缩不明显者,可选用牙线。牙龈萎缩、有明显牙缝者,可选用牙间隙刷。
02
假牙也需要每天彻底清洁
无论种植牙、固定假牙、或活动假牙,都和天然牙一样每天需要清洁维护。
种植牙和固定假牙不可摘戴,周围可能存留食物残渣及细菌,需刷牙并配合使用牙线。
活动假牙需在每餐后摘下清洁,用软毛刷清洗干净。睡前应摘下活动假牙浸泡在冷水中,或用假牙清洁剂浸泡,第二天晨起后清水冲洗干净后再戴上。
03
及时修复缺失牙
老年人如果有无法保留的牙齿应及时拔除,如残留的牙冠、牙根,或特别松动的牙齿,不但影响口腔功能,还可能引起全身感染。
牙齿缺失后要及时修复,以维持牙列完整,恢复口腔基本功能。
04
预防牙周疾病
牙周疾病是导致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如果牙齿清洁不到位,会有牙菌斑堆积,久而久之,牙龈发炎,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最终脱落。
如果老年人有牙龈红肿出血、口腔异味、牙齿松动与移位等问题,需要警惕,应及时就诊,积极治疗牙周疾病,尽量保留天然牙。
05
防止发生口腔癌
老年是口腔黏膜疾病高发年龄,应关注口腔黏膜变化,发现口腔内有两周以上没有愈合的溃疡,口腔黏膜有硬结等异常表现后要及时就医。
如果口腔黏膜长期受到不良刺激或有烟酒嗜好,容易发生口腔白斑甚至口腔癌。因此,应早期预防,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
06
每年至少洁牙一次
老年人口腔疾病的患病率高、发展速度快、自我修复能力弱。因此,每年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每年洁牙一次,有利于早发现、早治疗口腔疾病。医生还会根据情况,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防止口腔疾病发生,控制口腔疾病发展。
来源: 银川艾齿口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