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瓶草(Silene con**oidea)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无危(LC)。非中国特有物种。夏熟作物田的杂草。主要危害麦类、豆类、油菜等农作物。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可作园林花境、地被等观赏。嫩苗可食,美味野菜。以全草、种子入药。清热凉血、止血调经、催乳。
荒山野草丛,寂寞小花红。
隐约如萤火,轻轻摇曳中。
**名 称:**麦瓶草
**拉 丁 名:**Silene conoidea
**分类地位:**石竹科 Caryophyllaceae 蝇子草属 Silene
**别 名:**米瓦罐、灯笼草、灯笼泡、净瓶、麦黄菜、麦瓶、麦瓶子、麦瓦罐、梅花瓶、面面条、面条菜、面条棵、天香炉、香炉草、鸭鸭咀、油芦葫、油瓶草、麦罐、麦扇扇、面条茶、面条子棵、香芦草、圆雪轮。
**异 名:Pleconax conoidea、Conosilene conicasubsp. conoidea、Conosilene conoidea、Cucubalus conoideus、Pleconax conica subsp.conoidea、Silene conica subsp. conoidea、Silene conica var. conoidea、Silene conica、Silene cylindriflora、Silene graeca.
识别特征:
1、株高可达60厘米,全株被短腺毛。根稍木质。直立茎单生,不分枝。
2、基生叶匙形,茎生叶长圆形至披针形,基部楔形,先端渐尖,被短柔毛,叶缘具缘毛。
3、数花组成二歧聚伞花序。花茎直立。圆锥形花萼绿色,基部脐形,果期膨大,纵脉30条,脉上被短腺毛,萼齿狭披针形,长约为花萼的1/3,具缘毛。花瓣淡红色,倒卵形,全缘或微凹,副花冠狭披针形,白色,先端具数齿。雄蕊、花柱常微外露。蒴果梨状,长约15毫米,径约8毫米,内含种子多数。种子肾形,扁,灰黑色,覆有不均匀分布的黄白色粉状物,长约1.5毫米,宽约1.1毫米,表面粗糙,密被短棒状小瘤,基部具锯齿状边饰,瘤顶有黑点,两侧较平,小瘤4-6轮同心圆状排列,背面弓曲,小瘤5-6行,平行排列,腹面稍拱,中部具横向裂口状凹陷,种脐位于凹陷内。
**国内分布:**分布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各省区。拍摄于山东省威海市里口山路边绿化带。
**国外分布:**广布于亚洲、欧洲和非洲。
**生 境:**生于田间、路旁、荒野等地。
**物 候 期:**花期5-6月,果期6-7月。
**保护级别:**麦瓶草(Silene conoidea)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无危(LC)。非中国特有物种。
**危 害:**麦瓶草(Silene conoidea)为夏熟作物田的杂草。主要危害麦类、豆类、油菜等农作物。
**主要价值:**麦瓶草(Silene conoidea)花冠紫红,花萼膨大可爱,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可作园林花境、地被等观赏。嫩苗可食,美味野菜。
药用价值:
以全草、种子入药。
全草:苦,凉。入心、肝经。清热凉血、止血调经。主要用于鼻衄、吐血、尿血、肺脓疡、月经不调等症。
种子:甘,平。止血、催乳。主要用于鼻衄、尿血、乳汁不下等症。
编辑:Pierre
来源: 物种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