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多种植于山地或丘陵,雨水分布不均,灌溉条件差,持续干旱天气制约着柑橘正常生产。为科学指导抗旱,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科学合理灌溉

柑橘根系主要分布在土层10~60厘米范围内,若田间持水量低于40%,根系及枝梢将停止生长。持续干旱易导致地表板结,有条件果园需提前规划水池、水肥一体化设施,无条件果园要广辟水源蓄水引水,交替灌溉。表层土壤湿度深度有限,为避免浇灌地表径流浪费大,平地果园结合立体喷灌、滴灌等方式定期适当灌水,有条件的山坡果园可选择穴灌、施肥枪点灌提高灌溉效率,在树冠滴水线处提前挖2~4个宽度和深度为30厘米左右松土坑,坑内灌溉至水渗透表土下30厘米左右。

二、强化土壤管理

1.生草栽培。生草栽培可保护捕食性天敌,抑制害虫,又可改良土壤,改善果园小气候环境,提高树体抗旱能力。提倡自然生草,选择性铲除果园内的深根、高秆和其他恶性杂草,保留树盘外浅根矮秆草;鼓励人工生草,在果园播种适合草种,春播可选择印度豇豆、狗牙根、中华结缕草、百喜草等暖季型草,秋播可选择白三叶、光叶紫花苕子、箭舌豌豆、金花菜、高羊茅、紫羊茅等冷季型草。

2.地表覆盖。有条件的果园可在树盘覆盖秸秆、稻草、谷壳、杂草、可降解防草布增加土壤湿度,降低土壤温度,提高果树抗旱能力。

3.间套作。未投产橘园可选择一年生的豆科作物(黄豆、绿豆、豌豆),或果蔬(西瓜、甜瓜、辣椒、大蒜、洋葱、叶用蔬菜),或药用植物(白术、芍药、麦冬、百合等)套种,以短养长,保持水土,提高土壤肥力。

4.适当松土。1厘米厚的土壤可蓄水1毫米左右,在干旱前浅松表土,结合压埋杂草切断土表毛细管,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三、加强树体管理

1.选种抗旱砧木。容易发生干旱的丘陵山地可选用根系发达、主根深的红橘、酸橙等抗旱砧木。

2.涂白。幼树、高位换接树等树干提前涂白,可减轻水分蒸发,预防树干暴皮及病虫发生。

3.合理修剪。适度修剪交叉重叠枝、枯枝、病虫枝及纤弱枝,严重干旱时抹除未成熟新梢,减少树体蒸发。

4.喷抗旱剂。灌溉条件差的旱地果园,可用无人机喷磷酸二氢钾+复硝酚钠/芸苔素,或连喷5%~6%的草木灰浸出液1~3次,增强树体抗逆能力。

5.防控病虫害。春夏交替之季,正值柑橘炭疽病、树脂病、红蜘蛛、锈壁虱、柑橘木虱、介壳虫等高发期。结合病虫害发生关键时期,可选择释放捕食螨、悬挂性诱剂等生物/物理防治,或使用药剂防治,如螺螨酯、矿物油、联肼乙螨唑等杀螨剂,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螺虫·噻嗪酮等杀虫剂,咪鲜胺、吡唑醚菌酯等杀菌剂,注意轮换交替使用。

四、做好灾后恢复工作

1.科学追肥。高温干旱抑制了柑橘生长,灾情结束后易持续抽发新梢,树势衰弱不利于营养积累。旱情结束尽快喷施磷钾肥及中微量元素肥促新梢老熟。施足底肥,可株施有机肥10~20公斤+保水剂10~30克,促养分积累,增强树势。

2.完善橘园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实际合理规划蓄水池、排水沟、水肥一体化等排灌设施,提高果园抗风险能力。

3.补苗。对于受旱严重造成死树或没有价值的树体,及时清理、补苗,尽量选择健康脱毒容器大苗。

4.清理排水沟。平地易积水果园要及时清理排水沟内杂物,防止旱涝急转,防雨季来临积水烂根。

作者 | 广西百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费永红

来源: 费永红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