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眼镜店
面对价格从几百元
到几千元的眼镜
许多人会发出疑问
300元和3000元的眼镜
究竟有何区别?
科博士带你一探究竟
眼镜的价格差异主要源于镜片和镜架的材质、品牌、设计和功能等多个因素。
(1)
镜架
镜架的材质选择广泛,包括金属、塑料、碳纤维和钛合金等,每种材质都具有其独特的特性和适用场合:
**金属镜架:**以其坚固和耐用性而闻名,提供多种款式选择,适合那些偏好经典或时尚风格的消费者。
**塑料镜架:**以轻便和色彩多样性著称,适合对镜架重量有要求或喜好多变风格的消费者。
**碳纤维镜架:**以其轻质和高韧性而受到青睐,特别适合活跃的运动人群或需要更高耐用性的消费者。
**钛合金镜架:**以其极致轻盈和出色的耐腐蚀性能而受到推崇,适合那些对佩戴舒适度有较高要求的消费者。
消费者在选择镜架时,应依据个人的实际需求和审美偏好来挑选最适合自己的款式。没有必要一定选择高价位的产品,合理的设计、适宜的重量和正规厂家的出品,就能确保镜架在日常使用中的舒适性和耐用性。
(2)
镜片
高端镜片因其精细的光学设计而备受推崇,它们往往配备了强化、提高透光率和抗污等先进功能,这些特性背后反映了较高的技术含量和研发投入,从而有效增强了视觉体验和佩戴的安全性。
对于大多数中低度近视患者(低于400度)而言,选择国产正规品牌的镜片已足够确保视觉清晰度和舒适度。
对于高度近视(超过600度)、高度散光、双眼屈光状态不一致、存在双眼视功能问题的患者,以及儿童和青少年,挑选镜片时需要更加谨慎。建议此类人群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的功能性镜片。虽然这类镜片的价格可能较高,但在控制近视进展和提升视觉质量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消费者在选择眼镜时应保持理性,不应单纯追求品牌和价格,而应更多地关注眼镜的整体质量、配戴的舒适度和耐用性。
市面上宣传的眼镜功能多种多样。事实上,很多功能并没有特别的科学依据。
(1)
防蓝光
关于防蓝光镜片的保护效果,目前并没有充分的临床科学证据支持其对眼睛的保护作用。蓝光,波长在400至500纳米之间,是一种能量相对较高的光线,而太阳光才是蓝光的主要来源。研究表明,从电脑屏幕等人造光源中接收到的蓝光量是处于安全范围内的,因此,普通人并不需要特别佩戴防蓝光眼镜来保护眼睛。
此外,市场上的防蓝光产品质量不一,如果选择不当,可能会对眼睛造成负面影响。例如,一些防蓝光镜片存在严重的色偏问题,这可能会增加视疲劳和引起眼部不适,如酸胀感。
(2)
抗疲劳
眼睛疲劳通常是由于长时间集中视线,尤其是盯着手机等近处物体,导致眨眼频率降低,从而引起眼睛干涩和不适。值得注意的是,无论镜片技术如何进步,它们都无法取代自然眨眼对眼睛的保护作用。
当然,一些镜片的附加功能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
**加硬膜:**由于树脂镜片较软,容易刮伤,影响视觉清晰度,因此通常会在树脂镜片表面镀上一层“加硬膜”。这种膜能增强镜片的耐磨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增透膜:**在镜片表面镀上一层金属氧化物形成的“增透膜”,可以减少或消除镜片表面的反射光,提高透光率,从而使视野更加清晰明亮。
**抗污膜:**增透膜的微孔结构容易积聚灰尘和油污,长期下来会降低透光性能。因此,在增透膜上再镀一层“抗污膜”,可以防止油、水和灰尘等附着在镜片表面,有效解决清洁问题。
这些附加功能能够提升镜片的性能,增强耐用性和视觉体验。
配镜过程中,精准的医学验光和试戴是至关重要的,便宜的眼镜不一定有问题,但是不合理的配镜确实会损伤眼睛。以下是一些配镜小贴士,赶快记起来吧!
(1)
注重验光度数或配镜参数
验光过程中,一个常见的问题是眼睛在调节痉挛状态下未能得到充分放松,这可能导致测得的近视度数偏高。
通常情况下,通过适当休息或减少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近视度数可以恢复到真实水平。但如果长时间佩戴度数不适宜的镜片,比如过度矫正的镜片,眼睛适应了在过度调节的状态下使用眼镜,睫状肌的紧张可能导致异常适应,从而将假性近视转变为真性近视,或加速近视度数的增加。
对于远视矫正,如果矫正不足,可能会诱发内斜视和近距离用眼时的视觉疲劳。同样,散光的矫正如果不当,比如度数不足或散光轴向错误,也可能导致视觉质量下降。
在某些情况下,单纯的准确验光度数并不一定适合作为配镜度数。配镜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配戴者的适应能力、与原镜片的差异(如果之前有佩戴眼镜)、眼位(是否存在斜视)、视功能状况(调节和集合能力)以及用眼习惯等,对验光度数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确定最适合佩戴的度数。这样的综合考量有助于确保配镜的舒适度和视觉健康。
(2)
精准测量瞳距、曈高
在佩戴眼镜时,确保视线通过镜片的光学中心是至关重要的。这要求验光师在测量瞳距和瞳高时必须做到精确无误。如果瞳距和瞳高的测量不准确,镜片的光学中心可能无法与视轴对齐,无论是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的偏差,都可能导致眼睛斜视的问题。
**瞳距过大:**如果瞳距测量值大于实际值,可能会导致外隐斜,即眼睛向外偏斜。
**瞳距过小:**相反,如果瞳距测量值小于实际值,可能会导致内隐斜,即眼睛向内偏斜。
此外,如果镜片装配不平整,比如一侧高一侧低,或者镜框变形导致双眼高度不一致,可能会引起垂直方向的眼位异常。这种情况不仅影响视觉质量,还可能导致习惯性的头部倾斜,以补偿视觉偏差。因此,确保瞳距和瞳高的准确测量以及镜片的正确装配,对于避免视觉问题和提高配戴舒适度至关重要。
(3)
留意镜框倾斜角
黄种人的镜框前倾角通常介于8°至10°。这个角度对于确保镜片的光学性能和佩戴舒适度至关重要。
前倾角的影响
**过大的前倾角:**如果镜框的前倾角超过推荐范围,可能会导致实际的光学度数高于镜片设计的标准度数,从而造成过度矫正,引发视觉疲劳等问题。
**柱镜效应:**镜片倾斜还可能产生柱镜效应,这会使得视野中的事物看起来被“压扁”,尤其是在镜片度数较高时,这种变形更为明显。
前倾角过大的原因
**镜架与鼻梁不匹配:**如果鼻梁较小或扁平,而镜架过大,镜架的支撑点可能不稳定,导致镜片向前倾斜。
**镜腿问题:**镜腿如果过松或过紧,也可能导致镜片位置不正,进而影响前倾角。
为了确保镜片的光学性能和佩戴的舒适度,选择合适的镜架和定期调整镜架非常重要。正确的前倾角不仅能提供清晰的视觉效果,还能减少视觉疲劳和其他由佩戴不当引起的问题。
(4)
选择合适的镜框面弯
镜面角一般在170-180°之间。镜面角过大会造成垂直方向的散光效果,影响视觉质量。有些设计很新颖很潮的镜架,虽然外观漂亮,但可能不符合面部特征,会引起配戴不适。
选择眼镜
价格不是唯一的标准
去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全面检查
找到最适合自己需求的眼镜
才是明智之选
无论是300元
还是3000元的眼镜
最重要的是
确保它们为你的视力健康提供保障
本期内容到这里就结束啦
想看更多有趣又实用的内容
赶紧关注我吧
来源:科普中国、生命时报。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源版权图库创客贴,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原创图文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
来源: 科普中国、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