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最美人间四月天,今年,四月似乎和“夏天”一起到来了。据最新天气预报,4月1日,杭州最高气温甚至可达29度。别太快收起春装“贪凉”,新一波冷空气就要杀到,气温起伏巨大。新的一周,浙江依然要被“阵雨或雷雨”填满,中央气象台预测,一直到4月8日前,江南、华南都将是多雨期。
正值春耕的关键阶段,“上窜下跳”的气温、频繁的降水,是否会对春耕、农作物产生有影响?潮新闻记者采访了浙江省农科院相关领域的专家。
汪军妹在麦田里 受访者供图
“春季雨水天气多,一定要注意及时对田间进行清沟排水。”接受采访时,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核所副所长汪军妹正在出差路上,她看见铁路沿线的低洼田地渍害非常严重。“特别是小麦,对渍水非常敏感。及时清沟,排明水暗渍,轻施肥,能帮助小麦减少渍害产生的影响。”
眼下正值小麦拔节幼穗分化期,是小麦生长最旺盛的时候。汪军妹介绍,浙江省农科院已经出台春季防灾减灾措施,当受强对流天气影响出现降温降雨,就会对农户进行培训,或派相关专家下地进行技术指导。
汪军妹告诉记者,针对浙江特殊气候和小麦生长特性,一般是采取先防后治措施。当预测到强对流天气渍害倒春寒发生时,技术人员会提前三至五天对小麦进行防寒耐渍处理,如喷施油菜素内酯加叶面肥,提高植株的抗冻性。为了防止雷雨大风引起的小麦倒伏,会在前期给小麦使用专用生长调节剂如喷施多效唑,以有效调整植株株型,提高植株抗倒伏能力。渍害冻害发生后,需要及时施用叶面肥或速效氮肥,促进小麦恢复生长。强对流天气后,如果气候回温较快,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害风险会增加,需要及时防治。
汪军妹团队调研发现,截至目前,浙江小麦的生产尚未明显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对农业的重视,新品种新技术进一步推动了浙江小麦产业的发展,浙江省小麦种植面积已经从2019年的130万亩增长至2023年的220万亩。“良种良法良田良机良制等的多良融合是实现产量和效益重大突破的关键,也为浙江小麦创优质高产探索出了一条科学路径。”汪军妹说道。
眼下也正是油菜等农作物苗情转化升级的关键时期。
省农科院油菜育种室主任倪西源介绍:“目前,浙北地区油菜已进入盛花期、浙南地区已进入终花期;浙北地区油菜在越冬期受低温冻害影响较大,入春以来我省大部分油菜暂未收到受到低温降雨天气影响。” 倪西源提醒,在降水较多或大风天气时,油菜种植需要做到雨止田干。天气晴好后,若田间病虫害高发,则要重视开展防治工作,减少病虫害发生。
来源: 潮新闻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