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是餐桌上受人喜欢的一道美食,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牛蛙的需求也不断增大,促进了牛蛙养殖发展。很多老板纷纷进军养殖牛蛙的行业。
2023年,广西平南县大新镇的刘老板发现牛蛙养殖前景乐观,投资了500多万元,兴建了一个占地约3.3公顷的牛蛙养殖场。然而投产不到半年,随着牛蛙的长大和增多,养殖场周边空气又腥又臭,发出刺鼻气味的污水直接排到河里,周边群众意见很大,投诉不断,养殖场面临倒闭的危机。
刘老板正在无计可施的时候,乡村科技特派员谢毅来到了他的牛蛙场,经过了解和实地查看后,和刘老板进行沟通。得到刘老板同意,科技特派员制定了牛蛙养殖场尾水生态处理方案,让刘老板按照方案进行改造。
刘老板养殖牛蛙面积约为3.3公顷,按照建设方案,让刘老板在牛蛙场旁建设0.5公顷的尾水处理设施。
一、建造排水道
在每个蛙池建设畅通的生态沟渠排水道,沟渠道根据污水流出大小进行建造。按实际需要,建设底和宽各40厘米、高20厘米大小的生态沟渠。蛙池之间的生态沟渠形成管网,沟渠内种上各种水生植物,并投入螺蛳、蚌等水生动物,所有蛙池流出的尾水全部经生态沟渠流入沉淀池。
二、建造沉淀池
根据地势建造3个沉淀池,面积约1400平方米,池深约4米,池边上拉警界线和树立警示牌,防止人员靠近。沉淀池内建设“之”字形状的挡水设施,减缓水流速度,池边种上柑类等低矮树木进行景观改造。购买2台吸污泵和1辆运污车,及时清理沉淀池内的粪污等沉淀物。
三、建造一级滤坝
用空心砖等材料建造过滤坝两侧墙体,过滤坝宽2米、坝长约30米。在坝体中填充鹅卵石,并建造一个汛期泄洪设施。
四、建造曝气池
曝气池面积约为1000平方米,池深2米,配备曝气增氧装置,前半池内安装曝气管,后半池放置毛刷等生物挂膜。曝气池中定期添加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制剂。曝气池中投放一定数量的不投饲的螺蛳、虾、蚌、鲢鳙等水生动物。
五、建造二级滤坝
按照建造一级滤坝的标准建造二级滤坝。用空心砖等材料建造过滤坝两侧墙体,过滤坝宽2米、坝长约30米。在坝体中填充鹅卵石,并建造汛期泄洪设施。
六、建造生物净化池
生物净化池面积约为2600平方米,池内投放一定数量的螺蛳、虾、蚌、鲢鳙等水生动物,不需投喂;中前端建设生物浮床,种植水葫芦、莲藕等水生植物;后端为表面流湿地。湿地是模拟自然湿地的水处理生态系统,投放煤渣等介质作为基质,并在基质上种植适宜的植物。
在科技特派员悉心指导下,经过1个月的改造,刘老板的牛蛙养殖场尾水排放符合环保的相关要求,周围也闻不到恶臭的气味,排到河沟里的水变得清澈了。
作者∣藤县天平镇农业服务中心 文一钦
来源: 文一钦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