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西柳城县残联的工作人员接到了该县太平镇几户残疾人打来求助电话,希望县残联对接技术员到村里看看,帮他们解决近期遇到的一些养殖方面的技术问题。柳城县残联邀约了位于东泉镇对河村旗岭屯阳光助残基地——柳城县业宽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技术员上门服务。
太平镇江头村里厢屯的残疾人覃良军一见到技术员,就迫不及待地说起了近期遇到的问题:今年4月下旬,县残联免费给他发放的鸡苗存活率高且发病少,他根据培训会上学到的知识,平时给鸡喂饭、喂玉米粒和花生麸等。经过几个月的护理,目前养的65只鸡长势良好。大只的接近2.5公斤重,平均每天能收获30多颗五彩鸡蛋。但最近连续几天,覃良军发现不少鸡互啄,鸡毛变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技术员检查鸡后向他解释,这是因为鸡的嘴巴没有“动手术”。于是,技术员教授覃良军利用指甲钳剪鸡嘴巴,剪哪里,剪多少。几只示范下来,覃良军又学会了一项养鸡技能,并向技术员连连道谢。
解决了鸡互啄的问题,技术员又赶往下一站——太平镇杨梅村寨脚屯的黄清云家。黄清云说,她连续两年都得到了县残联发放的免费鸡苗。去年,仅是销售五彩鸡蛋,她就增收近3000元。最近,她发现今年这一批大鸡产蛋率低,一天只收获10多颗鸡蛋,和去年同期相比,少了将近一半。技术员一番查看后,发现是大鸡营养不良造成的。进入产蛋期后,鸡需要的营养大大增加,而黄清云平时主要给鸡喂剩饭和米糠两种食物,所以现在收获的五彩鸡蛋个头偏小,并且产量少。技术员叮嘱黄清云在大鸡的食物里适当加入麦麸、玉米粒等,同时给鸡不定时打虫。得到了“专家”的确诊,黄清云说,她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今年,柳城县残联向上级争取到资金33万元,帮扶东泉和太平两个乡镇共计132户残疾群众发展“肉鸡+蛋鸡”养殖产业。除了集中组织残疾群众参加学习培训,县残联还组织技术人员不定期上门免费为残疾群众提供鸡苗管护和技术指导等服务,提高残疾群众发展和增收能力。
作者∣广西柳城县融媒体中心韦晓平
来源: 韦晓平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