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小妹 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
审核:刘翠萍 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俗称“耳石症”,是前庭外周性眩晕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病机制是位于球囊、椭圆囊的耳石颗粒脱落至半规管后,随体位变动引起眩晕发作,主要表现为随头位改变后出现的突发性、短暂性眩晕,患者常有视物旋转、恶心、呕吐等症状。目前,治疗耳石症最有效的方式是耳石复位治疗。耳石复位治疗通过特定的头部位置变动将异位的耳石颗粒归位,从而减轻患者的眩晕、不平衡感等症状,复位治疗效果显著。
一、耳石复位治疗需要做几次?是否可以进行二次复位?
耳石症复位治疗的次数是根据耳石的性质及患者的整体情况评估。年轻患者多为后半规管耳石,一次复位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而年老体弱的患者多为水平半规管嵴顶耳石,可能需要反复多次复位。目前,前往眩晕门诊就诊的多数患者曾进行过复位治疗,或者发病时间较长,因此复位更具有挑战,复位的次数也会相应增多。
二、机器复位与手法复位哪个更好?
机器(BPPV诊疗仪)复位与手法复位均基于准确定侧,各具优点。BPPV诊疗仪复位精准,无论检测还是复位均可达到任意半规管耳石症检测和复位标准,且复位方案多样,还可实现个性化定制。当患者有颈、腰椎病变或骨折手术时,机器复位可以帮患者到达复位角度,减少患者痛苦。但是,如果患者年龄较大、症状较重时,手法复位会更加舒适。目前,手法复位技术也很成熟,可以为患者带来不错的治疗效果。
机器复位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三、耳石症复位后还需要吃药吗?吃多久?
如果患者经过治疗,症状已经完全恢复,就不需要继续口服药物治疗了,但是仍需要定期复查,以观察病情变化。那什么情况下需要继续药物治疗呢?
1.耳石复位后出现一些残留症状:包括头晕、走路不稳等。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使用一些药物来辅助恢复。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2.多次反复发作的耳石症:可以通过服用药物改善内耳的血供,从而减少耳石症复发的次数。
3.在合并其他疾病:如高血压、抑郁症等情况时,应采取综合治疗方案,以实现更佳的治疗效果。关于药物服用时间,根据相关指南推荐,倍他司汀的服用周期应为1~2周。若症状未得到缓解,可在医生指导下继续服用。具体服用时长需严格遵循医生的指示。
四、耳石症复位后还头晕该怎么办?
目前,在我们的治疗病例中,大多数患者能够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然而,也有一部分患者在耳石成功复位治疗后仍会残余头晕,表现为非旋转性头晕、步态不稳、漂浮感等症状。这些残余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不便,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心理压力。目前有学说认为,中枢神经系统对耳石的脱落形成了适应性反应,当耳石复位后,中枢神经系统需要一段时间重新适应新的平衡状态,这可能是残余症状产生的原因。因此,耳石症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使用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和抗焦虑药物进行治疗,并耐心地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最为关键的是,指导患者进行前庭康复锻炼,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