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一阵子热播的电视剧《边水往事》中,毛攀这一角色独特的行为表现引发了观众的广泛讨论,尤其是他展现出的多动与冲动特质,不禁让人联想到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特别是其中的多动冲动型。今天,我们就以此为切入点,深入探讨ADHD给孩子乃至成年人带来的种种困扰。

ADHD,全称为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是一种精神行为异常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和冲动行为。其中,多动冲动型患者他们常常表现为坐立不安,难以长时间保持安静,行为冲动且不计后果,容易与他人发生冲突。这些特征在毛攀的角色塑造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让人深刻感受到ADHD患者日常生活中的挑战。

图/《边水往事》官方微博

冲动行为的悲剧性后果

毛攀的冲动,在剧中表现为不计后果的决策和行动,这种特质在ADHD患者中尤为常见。他的冲动不仅破坏了人际关系,更在关键时刻将他推向了危险的深渊。这一悲剧性结局,是对ADHD多动冲动型特征严重后果的直接展示,提醒我们,如果不加以适当管理和干预,这种冲动可能会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

对个人成长的阻碍

对于孩子而言,ADHD不仅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还可能对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心理健康造成长远影响。

ADHD的症状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动消失,许多患者会带着这些症状进入成年期,给成年人带来各种困扰及挑战。

电视剧《边水往事》中毛攀的角色,让我们对ADHD的冲动行为有了更直观的认识。ADHD不仅影响孩子的成长,也给成年人带来诸多困扰。因此,对于ADHD患者及其家庭来说,早期识别、及时干预和科学治疗至关重要。通过药物治疗、心理行为疗法以及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实现自我价值。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ADHD的认知和理解,

为这些患者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和支持的环境。

警醒与启示

毛攀的悲剧,是对所有家长和社会成员的一次深刻警醒。它告诉我们,面对ADHD等神经发育障碍,不能简单地以“孩子小、不懂事”为由纵容其行为,而应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评估、诊断和治疗。同时,社会应加强对ADHD的认识和理解,减少对患者的偏见和歧视,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和支持的环境。

总之,《边水往事》中毛攀的角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案例,毛攀以其冲动的行为,不仅为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也给观众,尤其是家长们,带来了深刻的警醒。他的故事,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多动冲动型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对患者本人及其周围人可能造成的深远影响。这一角色警示我们必须正视ADHD等神经发育障碍对个人、家庭乃至社会带来的挑战,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帮助患者克服困难,实现健康成长。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发育行为门诊 张弛)

来源: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