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雪 娄文佳 北京协和医院

审核:朱兰 北京协和医院 主任医师 教授

很多孕妈妈会很疑惑:“为什么在怀孕期间会漏尿呢?”其实,这个问题在孕期女性身上并不少见,研究显示,我国初产妇孕期尿失禁的发病率为26.7%。孕期尿失禁可能是盆底肌薄弱的“信号”,还可能会增加产后尿失禁的发生风险。女性在怀孕4周以后就可能会发生尿失禁了,但主要集中于孕晚期,也就是说,怀孕32周前后是尿失禁的发病高峰期。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孕期发生尿失禁,不要惶恐,一定要客观看待!出现尿失禁也是有其原因的:①胎儿的压迫、孕期肾脏的生理性改变及激素的变化是孕期尿失禁的主要原因;②怀孕12周以后,子宫逐渐增大,使盆底位置下移,导致下尿路的解剖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引发尿失禁;③孕期血流动力学显著改变,孕晚期较孕前肾血浆流量增加约35%,肾小球滤过率增加约50%;④当膀胱容量和膀胱内压都增大,而尿道内压不能成比例地增加时,就会发生尿失禁;⑤孕激素、松弛素等激素水平随着孕期的进展而变化,由此引起盆底支持结构松弛,括约肌控尿功能减弱,最终导致尿失禁。

预防和解决孕期尿失禁,需要积极进行盆底肌锻炼。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采用平躺、屈曲双腿的体位,孕16周后建议取侧卧位进行锻炼。持续收缩盆底肌不少于3秒,放松休息2~6秒,连续做15~30分钟,每天重复3遍,或者每天做150~200次。如果收缩、提升耻尾肌只能坚持短暂的数秒,可以通过进一步练习逐步延长持续时间。运动时,要注意避免臀肌和腹肌的“帮忙”。此项运动在备孕期和孕期均可以做,也可以在专业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更科学的训练。另外,控制体重也很重要,尤其是体重指数(BMI)>30 kg/m2者,因为孕期体重过高会增加膀胱及盆底的压力。当然,孕期合理膳食和规律运动也很重要。

下面就跟您分享一些应对尿失禁的建议。

1.姿势管理及自我纠正

(1)站姿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可站在镜子面前观察自己的站姿:①面向镜子,双腿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②观察两肩的高度是否在同一水平线上;③观察骨盆两侧是否对称;④侧向镜子,双腿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⑤观察腹部是否过度外旋;⑥观察腰背部是否过度向前凸。观察站姿后,可以对自己的站姿进行适当的调整:①从头部开始挺直身体,若腰背部过度前凸,可尝试上身微微后倾,头部微牵伸,在牵拉脊柱的基础上,调整不良的体态;②站立时,头部挺直,将两个手指放于胸骨上,另一手的两个手指放于耻骨上,想象两手之间的连线,通过提醒自己这条线不能变短来调整姿态;③站立期间可双脚交替踩在矮凳上,在减轻对骨盆压力的同时纠正双侧不对称。

(2)坐姿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正确的坐姿:①选择椅背较直的椅子;②臀部尽量坐到椅背的尽头,减少耻骨承重;③双目前视,双肩放松,双手自然放于腿上;④双膝可微打开,与髋关节同宽。排便时可将凳子放在脚下,有助于打开肠道。

(3)日常自我维护:①避免久站久坐,及时提醒自己要改变姿势;②避免盘腿坐或交叉腿坐,以减少骨盆歪斜的发生;③走路时可保持身体挺直的姿势;④穿低跟鞋,以减轻下肢及腰背部负担;⑤起床时可先侧身坐起,再站起;⑥打喷嚏或咳嗽前,可将双手放在下腹两侧并收缩盆底肌。

2.做好运动管理

孕期适度运动可增强盆底肌、核心肌群力量及身体的适应性。可适量进行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产前瑜伽等,也可进行部分强化盆底肌群的运动,如凯格尔运动等。建议低危妊娠女性每天参加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以稍感疲劳、微出汗、结束运动后10分钟可恢复正常为宜。运动过程中应及时关注身体变化,若出现不适,应立即向医务人员求助。当然,也可以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科学、适量的运动。

图4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3.做好饮食管理

少摄入含咖啡因的饮品,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维持膳食均衡。尽量通过饮食来预防便秘,防止便秘导致的腹压及盆底压力的增加,防止孕期尿失禁的加重。

图5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为了减少“漏尿”的发生,盆底肌锻炼很重要,需要从孕早期就开始进行,并在产后继续坚持。孕期出现尿失禁不要焦虑和恐慌,只要积极配合治疗,进行早期干预和科学预防,相信您的孕期不会再增添“漏尿”的烦恼!

参考文献

[1]朱兰,郎景和.女性盆底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

[2]DWYER M O.孕产期盆底保健核心手册:给妈妈的全程呵护[M].朱兰,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3]李琳.初产妇妊娠分娩相关尿失禁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发病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0,19(12):946-948.

[4]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盆底学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7,52(5):289-293.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