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中华医学会
审核:郭树彬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主任医师
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它帮助我们清除呼吸道中的分泌物和异物。然而,频繁而剧烈的咳嗽可能会对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不小的困扰。
一、咳嗽的分型
根据病程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咳嗽其原因和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急性咳嗽(病程<3周):常见于普通感冒,多由病毒引起,病毒感染具有一定的自限性,无需抗生素治疗,多数情况下通过多饮水、休息和对症处理即可自愈。
2. 亚急性咳嗽(病程3~8周):可能是由感冒、细菌性鼻窦炎或支气管哮喘等引起。
3. 慢性咳嗽(病程>8周):可能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疾病有关,或者是由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等非感染性疾病引起的。
二、咳嗽的伴随症状及处理措施
当咳嗽伴随鼻塞、流涕、喷嚏、咽痛等症状时,首先考虑为感冒。若伴有咳痰,特别是痰量增加或颜色变为黄色、深灰色,甚至脓性时,应及时就医明确是否出现下呼吸道感染。
在咳嗽期间,应保持空气流通,适当休息,多饮水,并避免接触可能引起咳嗽的因素,如污染的空气、粉尘、变应原等。对于严重影响休息和睡眠的剧烈干咳或频繁咳嗽,可适当使用镇咳药物。
三、就医建议
当咳嗽持续时间超过1周时,应尽快至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咳嗽治疗的关键在于针对病因进行,因此,当出现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的咳嗽时,寻求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正确的处理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缓解咳嗽症状,恢复健康。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