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中华医学会
审核:冯秀龙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副教授
李晓倩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副研究员
3D打印技术有潜力在未来显著降低医疗成本,但目前其作用主要体现在某些特定领域,如个性化医疗器械、植入物和手术规划模型等。整体医疗费用的降低仍需要技术进一步成熟以及规模化生产的实现。
首先,3D打印可以减少传统制造流程的成本。例如,制作一个复杂的医疗植入物通常需要使用昂贵的材料和耗时的工艺,而通过3D打印,设计和生产可以一步完成,不仅节约了材料浪费,还减少了中间环节。这对于制造复杂形状的骨科植入物、假肢和牙科矫正器等尤其有效。
其次,3D打印能够加快医疗设备的开发和生产速度,从而减少因延误而导致的额外支出。例如,在紧急情况下,医院可以用3D打印快速制作特定的手术工具或患者定制的器械,而无需等待传统制造周期。这对于偏远地区或资源有限的医疗环境尤为重要。
此外,3D打印在手术规划方面的应用也有助于节省费用。通过打印患者的解剖模型,医生可以提前设计手术方案,减少手术时间和并发症,从而降低医疗资源的使用和患者住院时间。这种方式已经在复杂手术(如心脏手术和肿瘤切除)中显示出明显的经济效益。
然而,当前3D打印技术的高昂设备成本和专业操作需求限制了其大规模普及。打印材料(如生物墨水和医用金属粉末)的价格仍然较高,且技术的成熟度在某些领域(如器官打印)尚不足以完全取代传统方法。这意味着在短期内,3D打印可能更适用于某些高附加值的医疗领域,而非全面降低医疗费用。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