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中华医学会

审核:韩立强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副主任医师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会因为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而接受手术治疗,手术中可能会打钢钉用以固定,一般情况下,这些钢钉是不需要取出来的。

人体的脊柱由多个椎体组成,椎体之间有椎间盘(外层为纤维环,内层为髓核)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当各种原因(如年龄、重复性劳损、外伤等)导致外层纤维环破裂时,内层的髓核就会向外突出,压迫周围的神经根或脊髓,这种现象常发生于腰椎,即腰椎间盘突出,此时相邻节段的腰椎会失去稳定性,患者会出现疼痛(如放射性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需要手术治疗,术中会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步骤来进行椎板减压,摘除椎间盘,在椎间行植骨融合(如使用自体骨使相邻节段的椎体融合为一体),最后使用椎弓根钉棒系统进行内固定,简而言之,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在有问题的腰椎部位打了钢钉。换句话说,之所以要打钢钉,是为相邻节段的椎体能融合为一体而服务的,当椎间融合完成后,钢钉的使命即已完成,其所承受的应力会逐渐由相邻节段的椎体来承担。既然相邻的椎体已经融合在一起了,那么其间的钢钉就不会存在松动、拔出的可能,因此也就没有必要再通过手术取出钢钉了,若强行取出,反而会造成不必要的医源性损伤。况且,钢钉的材质为钛合金,与人体的相容性较好,不会影响日后行磁共振检查。当然,如果有非常特殊的情况(如感染等),则需要通过手术取出钢钉。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