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与科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注重科教融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改变教学思维,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这是20余年的教学生涯带给王永的启发。
自1999年7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动化系任教以来,王永在教学工作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深受广大学生的好评,被授予“安徽省教学名师”称号,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两次、优秀教师奖两次。他指导的研究生获2021年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多名博士生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生和校级优秀博士生称号。
与时俱进 科研道路上的创新者
在科研领域,王永教授成果斐然。他主持并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发表了三百多篇学术论文,其中一百多篇被SCI收录,彰显了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前沿视野。此外,他还获批了17项国家专利,并荣获了7项军队及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为国家的科技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王永教授带领团队深入研究了分数阶微积分理论及应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他的推动下,中国自动化学会“分数阶系统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应运而生,他担任首届主任,为分数阶系统与控制领域的发展搭建了国际交流平台,赢得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赞誉。
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方面,王永教授将航天控制作为攻关方向,指导的博士论文《月球车遥操作中的任务规划技术研究》成功应用于“嫦娥三号”任务,为“玉兔号”月球巡视器的遥操作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保障了任务的圆满成功。这一成果不仅彰显了王永教授及其团队的科研实力,更为国家航天事业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在面向经济主战场方面,王永教授积极与企业合作,探索建立了大学研究团队与企业的合作模式,推动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他与中水三立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及淮南万泰股份有限公司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共同解决企业创新难题,促进了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
无私奉献 科普一线的耕耘者
在教学岗位上,王永教授默默耕耘了二十多个春秋,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他主讲的《现代控制理论》等本科生专业核心课程,《电子信息工程前沿》和《电子信息工程实践》博士生必修课,深受学生喜爱。他的课堂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教学态度,使他荣获了“安徽省教学名师”的殊荣。
科普工作是王永教授另一项重要的社会职责。他面向广大中小学生、公务员和社会公众,以生动的科普报告激发了公众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他首创的“连线讲科普”形式,更是将科普课堂带到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作科普报告200余场,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此外,他还受聘为合肥师范附属小学的科学副校长,深耕科普教育,为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作出了积极贡献。
多年扎实的积累和积极的探索,带给王永的不只是能力的成长和丰富的经验,还有令人瞩目的科研成绩。在新时代下,他还将继续投身于教育事业之中,坚守职业本色,勇担时代使命,做永不言弃的科学传播者和时代奋斗者。
来源: 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