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蕊华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审核:徐浣白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最开始,小王只认为是一次偶感风寒后的发烧、咽痛、咳嗽,并没有在意,觉得吃点头孢和退烧药消消炎、退退热,一周应该就好了。她想:“工作那么忙,事情那么多,哪有空去看病啊!”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可是一天天过去,她吞咽痛,脖子、耳朵根碰一下就痛,甚至深呼吸也痛!白天吃药退烧了,到了夜里又开始低烧起来。1周、2周……反反复复。夜深人静的时候,她疼得辗转反侧,烧得心烦意乱。就这样,人也瘦了十来斤,而且一动就心慌气短,一阵一阵地出汗,仿佛提前到了更年期。
终于,她还是决定请假去家附近的社区医院瞧一瞧。医生告诉她:“这可能不是普通的感冒,脖子都肿了,去上级医院看看甲状腺吧!”这时候,她不禁担心起来:“我不会是得了什么大病吧?”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于是,她听从建议到三级医院甲状腺内科门诊挂号、就诊。医生一上手摸她的脖子……“哎呀!疼疼疼!”她竟像触电般往一旁闪躲。
“甲状腺摸着硬硬的,那么疼啊?最近感冒啦?”医生问。
“医生,您怎么知道?我这是什么病?怎么吃了2周感冒药还没好。社区医生怀疑我甲状腺出问题了,让我过来看!”
“别怕,先去做一下甲状腺B超,再去验血,最后做一下吸碘率。”
几天后,怀着忐忑的心情,她拿着一堆异常的检查结果又来到门诊,不安地问:“医生,您看我怎么这么多指标不正常啊!”
“甲状腺片状低回声区”“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甲状腺素(T4)升高,促甲状腺激素降低”“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16次/分”“红细胞沉降率70mm/h”“摄碘率2小时1%,24小时1.2%,显著降低”。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不是什么大毛病,是亚急性甲状腺炎,简称亚甲炎。”医生淡定地回答。
“那怎么那么疼啊!我还在网上查了一下,我的表现和指标像甲亢?”
“这种病的特点就是特别疼。甲状腺发炎了,还会有心慌、怕热、消瘦等甲亢的表现。我给你开点强的松(泼尼松),属于糖皮质激素,先吃起来,马上就不疼了,再加点降心率的药,症状就会好很多。”
她问:“啊,医生,激素的副作用很大吧,我必须吃吗?”
医生明确地告诉她:“糖皮质激素是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特效药。长期服用的话,可能会让人长胖,血糖、血压、血脂高,钙钾流失,胃不舒服。但是,正确地短期用药,可以将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降到最低。我再给你开点钙片和胃黏膜保护剂预防一下。”
图4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之后,医生又叮嘱她清淡饮食,尤其是在痊愈前要忌碘;另外即便疼痛症状消失,也不可随意停药,要按时复诊,慢慢减药,疗程一般为3~4个月。如果不按疗程服药,突然停药,会导致病情反复!
小王吃药后,疼痛果然立刻缓解,另外,睡觉安稳,心慌也有缓解。期间,她想停药,但又想起医生说的“病情会反复”,只好老老实实继续吃。2周后,她的血液化验指标正常。规律复查和减药3个月后,甲状腺功能从甲亢变成甲减又恢复正常。
所以亚急性甲状腺炎到底是个什么病?
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病毒感染诱发的甲状腺无菌性炎症,中年女性多发,春夏季多发。一般在病毒感染后1~3周发病,症状典型者整个病期可分为早期伴甲亢、中期伴甲减及恢复期3期。早期甲状腺释放过量的甲状腺激素进入血液循环,出现甲亢症状是一过性的,一般不需要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只需控制心率改善症状。疾病中期甲状腺激素耗竭而出现甲减,需要及时补充甲状腺激素。随着甲状腺的自我修复,大多数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会自行恢复。<5%的患者可能发生永久性甲减。
通过血液检查可以发现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正常或偏高,红细胞沉降率显著升高(通常>50mm/h),血清T3、T4、游离T3(FT3)、游离T4(FT4)、甲状腺球蛋白或其他甲状腺抗体升高,促甲状腺激素(TSH)降低,甲状腺摄碘率明显降低,甲状腺B超可见片状边界不清的低回声表现。
图5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按照上述典型表现来看,似乎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和治疗几乎没有悬疑。但实际上,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表现多样,有些患者表现非常不典型,容易被误诊为甲亢、肿瘤、咽喉炎、淋巴结炎,有时候还需要甲状腺细针穿刺来鉴别和明确。本病治疗的效果与医生的水平也密切相关,经验丰富的专科医生能更高效地正确诊断,精准治疗,把控剂量,及时停药。对于患者而言,如果没有足量用药,或过早停药,都会造成疗效欠佳,病程延长。
亚急性甲状腺炎,对于患者而言,是一种“会呼吸的痛”。如果您身边有出现上述表现的亲友,那他们也可能是得了这个“磨人的小毛病”,不妨让他们去内分泌科就诊,少走“弯路”哦!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