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耀婷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周 琳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审核:张荣峰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副主任医师

急诊收治了一位78岁的裘阿姨,她在处理罗非鱼时,左手无名指被鱼刺扎破,因为伤口不深,她也没太在意,只是简单地用水冲了冲伤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左手像发面馒头似的逐渐肿胀起来,左手背上还出现了透明的水疱,手指头的屈伸也逐渐变得困难。裘阿姨试图用各种方法缓解疼痛,但都无济于事。裘阿姨越来越疼,越来越难受。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于是,裘阿姨在家人陪伴下来到医院。经过一系列详细的检查,医生严肃地告诉她,因为送医时间太晚了,她的左手无名指指端出现坏死,最终诊断是“左手骨筋膜室综合征”,并怀疑是由“创伤弧菌”感染引起。由于创伤弧菌感染的死亡率极高,于是医生团队立即展开行动。急查各项指标后,制定了手术加抗生素的联合治疗方案,并在术中留取坏死组织送微生物培养。结果微生物室回报,确实培养出了“创伤弧菌”。

“创伤弧菌”究竟是何方神圣?我们有必要对这个“无声杀手”科普一下。

一、创伤弧菌是什么?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创伤弧菌是一种嗜盐和嗜温的革兰阴性菌,隶属弧菌属,兼性厌氧菌。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温暖的海洋中,常寄生在海鱼、虾、牡蛎、螃蟹等海洋生物体和海水中,但也有在淡水虾及淡水养殖罗非鱼、鲈鱼、昂刺鱼等体内检测到创伤弧菌的报道。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二、感染途径及临床表现

1.通过皮肤伤口感染

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很多人一开始会以为只是小伤口,没放在心上,但创伤弧菌来势汹汹,从小伤口到大水疱,皮损状况从手指末端蔓延到手臂,可能只需要不到24小时,并进一步向躯体发展。当皮肤伤口感染,常出现局部皮肤组织严重肿胀,疼痛明显,伤口周围或感染肢体末端皮肤出现黑紫色,并出现水疱坏死的现象。

为什么创伤弧菌破坏力这么强?是因为创伤弧菌有两大法宝。

——迅速繁殖:创伤弧菌不是独行侠,它繁殖速度快,感染后可迅速、大量繁殖。

——释放毒素:能够释放多种毒素,迅速引起浅筋膜组织的炎症,并产生透明质酸酶和肝素酶,导致小血管内血栓形成,影响组织的血运。

这两大法宝,会引发脓毒症,导致感染者出现感染性休克,而一旦感染超72小时未处理,死亡率极高,即使救治及时,也可能面临截肢的风险。

2.经消化道感染

主要在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贝类(尤其是牡蛎)后发病,潜伏期12小时到4天,主要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创伤弧菌耐碱不耐酸,在胃酸的作用下,会减弱它的毒性。如肝硬化和其他慢性肝炎、免疫缺陷疾病、服用降低胃酸水平的药物或切除了部分胃的患者,一旦发生创伤弧菌感染,容易引起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

图4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三、防护措施

创伤弧菌这么厉害,毒性这么大,是不是就不能愉快地享受美食啦?那当然不是,做好防护,我们依然可以美美地享受。

1.戴手套:处理生的蟹、贝类等海产品时戴厚手套如塑胶手套防止损伤手部。如果手部有伤口,不建议进行该类产品的处理。

2.高温煮: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牡蛎或其他贝类。“以毒攻毒”的方式也不可取,如辣酱和柠檬汁不能杀死创伤弧菌,吃牡蛎时喝酒也不能杀死创伤弧菌。

3.密观察:如果海产品刺破皮肤,密切关注皮肤变化,一旦出现症状,立即就医并告诉医生接触过海产品等。

4.手卫生:处理海产品后一定要用肥皂和水洗手。如果手有伤口尽量不接触海产品;如果手有伤口必须接触,请先用防水绷带包扎伤口再接触;如果伤口接触到海产品,用肥皂和水清洗伤口,不能用生理盐水冲洗。

图5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有了以上这些法宝保驾护航,可以有效防治创伤弧菌“乘虚而入”,我们就可以继续安心地大快朵颐啦!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