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中华医学会
审核:李清伟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主任医师
虽然紧张是焦虑症的常见症状之一,但仅凭“经常感到紧张”这一症状,并不能确诊为焦虑症。
紧张通常是暂时的,是人们在面对压力或挑战时的一种正常情绪反应,如考试前紧张、演讲前紧张等。随着压力源的解除或问题的解决,紧张感会自然消失。而焦虑症是一种较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会持续感到过度的担忧和恐惧,这些担忧和恐惧通常与现实不符,且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交功能。焦虑症的症状持续时间较长,通常超过6个月,且强度和频率超出正常范围。
适度的紧张有时可以激发人的潜能、提高表现,过度紧张则会导致不适,但不会持续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交功能。大多数人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和放松技巧来缓解紧张感,如深呼吸、冥想、运动等。对于焦虑症患者,持续的担忧未来可能或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出现心慌、出汗、颤抖、肌肉紧张、头痛、胃痛、失眠、难以集中注意力、记忆力减退、情绪波动、易怒等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交功能,并可能导致工作、学习和人际关系受损。焦虑症患者自身难以控制这些情绪,通常需要专业的心理治疗和/或药物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药物治疗(如抗焦虑药和抗抑郁药)等。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