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延青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张智海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主任医师
大部分人都认为颈椎病找骨科,头痛就找神经科,很少有人第一步到疼痛科就诊。
实际上有颈椎病的症状,又有头痛,应该怀疑颈源性头痛,第一时间到疼痛科就诊,这样不会走弯路。
如果去疼痛科就诊,疼痛科医生首先要区分这个疼痛是慢性疼痛,还是其他疾病引起的急性疼痛。如果把颅脑肿瘤引起的疼痛当成慢性疼痛,就是误诊了。
鉴别诊断过程中,医生首先会问病史,问病史当中,最大的窍门就是排他诊断,一定要把可能的疾病排除掉。比如有没有脑部占位,有没有颅脑血管疾病,有没有可能引起疼痛的全身疾病,甚至包括是不是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头痛,把这些相关的,由其他系统疾病造成的头痛排除后,再考虑慢性疼痛疾病。
明确慢性疼痛诊断之后,范围就缩小了,进一步鉴别是原发性头痛,还是颈源性头痛就可以了。
在询问病史时,医生会详细地询问患者整个的发病过程、发病频率、发病性质、疼痛程度以及相关诱发因素和加重因素,然后把原发性头痛,比如偏头痛、紧张型头痛和颈源性头痛鉴别开。
因为这两种病很容易混淆,两者都没有严重的疾病病因,都是一些轻度头痛,一般原发性头痛很难找到体征。
比如偏头痛,他就是主诉头痛,还有一些伴随症状,但查体没有任何体征,在头部任何地方找不到压痛点,没有其他继发的病因,只是主诉有头痛。
而颈源性头痛,明确的病因在颈椎,一定能找到相应的体征。比如颈椎的椎旁能找到压痛点,或者可以找到牵涉痛的部位,初步考虑这个人不是原发性头痛,而是颈源性头痛。
那么这个时候要做一些神经系统检查,除外颅脑疾病,或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等,因为它们都有神经系统的症状,所以要把这些病因除外。
但是颈源性头痛,肯定得有颈椎结构的改变,一般可以做一些影像检查。比如颈椎磁共振、颈椎X线的正侧位片,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头颈部的肌电图,区别一下是颈神经,还是三叉神经引起来的疼痛。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这样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再结合辅助检查的阳性所见,一般来讲就能明确诊断。
一旦明确诊断,治疗方法是非常明确的。
一般来讲,轻症的就是保守治疗,保守治疗里面,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首选抗炎镇痛药,其次是肌肉松弛药,如果合并神经源性疼痛,还可以用一些调控神经的药物,比如神经修复剂,或者抗抑郁剂,还有一些缓解痉挛的药物,这就是综合治疗。
非药物治疗也分为两方面,首先是物理治疗,简称理疗。理疗方法非常多,多用于改善局部肌肉痉挛,促进炎症吸收,改善血液循环,比如电疗、光疗、磁疗,还有局部神经电刺激。第二就是我们中国传统的中医治疗,比如中医最拿手的针灸,按摩,治疗颈源性头痛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这些都叫保守治疗。
当然,保守治疗毕竟疗效有限,有些轻症的患者,通过保守治疗能够缓解,能够控制一段时间,但有些患者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患者仍然处于疼痛状态,需要进一步治疗。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疼痛科治疗颈源性头痛的关键技术就是微创介入治疗:
第一种叫病灶注射治疗,注射治疗可以在B超引导下,注射到关节,注射到椎间盘,也可以注射到神经周围,原来叫神经阻滞,现在统称为神经介入治疗。
还有一种治疗叫射频热凝,就是用射频这种仪器,把射频针准确地穿刺到颈椎间盘,或者小关节周围的神经后支,用热凝的方法,就是用高度加温把椎间盘或脊神经后支进行消融治疗,这样的话,就可以抑制疼痛传导了。
此外,还有一种叫神经调控治疗,颈源性头痛常用的神经调控治疗,一个是经皮电刺激,一个是神经根的脉冲射频治疗。
如果涉及到椎间盘病变,不能单纯地进行神经调控和神经介入治疗,而是要做椎间盘介入治疗原发病。就是直接通过一些消融方法,比如射频消融、臭氧消融、激光消融等方法,直接把颈椎间盘病变治好,去掉病因,疼痛就可以缓解了。
所以神经介入治疗、椎间盘消融治疗、神经调控治疗,这些都是疼痛科的关键治疗技术,统称为微创介入治疗。这些治疗方法有对因的、有对症的,经临床观察疗效还是非常肯定的,患者也比较满意,并发症也少,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